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了小壁虎由斷尾巴到借尾巴長出新尾巴的過程。中間又涉及到三個人物,很形象生動。通過故事說明了某些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借文學形式講解自然科學知識。
設計理念:
以給學生介紹朋友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讀書方式指導學生進生多層次閱讀。達到讀正確、讀流利。從而促進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感悟借尾巴的過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達到順暢、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效果。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識字和寫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啟發質疑。
課件展示:小壁虎在墻上爬來爬去。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動物?
2、這是壁虎,(板書壁虎)這兩個字還是一對生字寶寶呢,請小朋友們一起讀一讀,記一記。
說說你看到的壁虎是什么樣的?
( 它有四條腿,它還有一條尾巴。)
3、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叫它壁虎嗎?
(因為它能在墻壁上爬。)真聰明!壁虎腳趾上有吸盤,可以附在天花板和墻壁上爬行,經常在夜間出來吃蚊子、蒼蠅、蛾子等昆蟲,是人類的好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關于壁虎的童話故事。
4、板書題目,學習“借”。你借過什么?聽說過借尾巴嗎?
5、質疑:你有什么疑問要問小壁虎?教師隨機把學生的問題歸類。帶著問題讓我們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交流識字方法:
這課沒有一個注音,遇到生字怎么辦?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圖畫;聯系上下文猜字;通過相似的熟字猜字;問老師、問同學……) 2.同桌合作,找出新認識的字,糾正讀音。
3.出示課件,檢查讀音。(幫幫小壁虎)
a.指名讀b. 去掉拼音讀 c. 打亂順序分組詞讀d.齊讀
4.全班交流識記方法,并擴詞。
5、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鞏固生字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有一天,一只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誰來讀讀發生的事情。(出示第一節,指名朗讀)
(2)這里有兩個詞語,誰來領大家讀一讀。(誰領的,就問誰這間教室里,哪里是“墻角”?)請你拿著這根線,做一做掙斷的動作。(學習生字: 墻角 掙斷) 小壁虎就是像他一樣“掙斷尾巴”的。(3)這可多危險啊!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當時的危險吧。(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他會怎么想呢?(出示第二節,感嘆號紅色)
看,這里有兩個生字寶寶在向我們招手,讓我們先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學習生字:難:換部首 借:小朋友之間經常會互相借東西的)
現在,有沒有小朋友愿意做一回小壁虎的?如果你變得很難看,你心里會怎么樣呢?(難過)(指名讀,讀出難過的語氣,齊讀)
3、學習課文3——5節。
(1)小壁虎借尾巴,向誰借呢,教師范讀,學生看插圖,聽完后完成這個填空:小壁虎向()、()和()借尾巴。
(2)交流: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和(燕子)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