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教學設計
同課異構,教學設計———《司馬光》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6個只識不寫的字。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4.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具準備:課件、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設置懸念
1.師:同學們,上周我們班舉行了“預防溺水”的主題班會,其中我們討論了“如果發現有人落水了,我們該怎么辦?”的問題,當時大家都想出了許多辦法去救人,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去古代認識一個聰明的孩子—司馬光(板書),我們來看看他在面對小伙伴落水時,是怎么做的?
2.師簡介司馬光,強調“司馬”是復姓,“光”是名。“司”是平舌音,“光”是三拼音節。
3.為什么說司馬光是個聰明的孩子呢?課文講了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呢?我們快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師口頭要求讀書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語句讀通順。圈出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2)遇到難認的字多讀幾遍。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認讀。
(1)課件出示生字詞,給生字已著色,通過色彩強化整體感知生字。
(2)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齊讀。(師正音)
(3)去掉拼音,再接火車讀,齊讀。(師正音)
3.學生識記生字
(1)師:剛才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是又快又準確,那你們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嗎?下面請同學們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一下各自的識字辦法,待會兒說一說。
(2)指名匯報識字方法:
a.換偏旁識字:喊、救、勁
b.猜字謎: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
c.加偏旁識字:別、爬、救
d.組詞識字:假——假如 真假 假裝
使——使勁 天使 使用
(3)師:看來同學們的識字辦法真多!下面老師用“猜字謎”識字這個方法來考考你們(出示“我會猜”)。
師:同學們的識字本領真大!接下來,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看大屏幕并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并出示課件(師看課件讀),點出爬山行為不對。
2.學生認真聽,可小聲跟讀并仔細觀察課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裝滿水的大水缸里,司馬光用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那個小朋友。)
3.指名反饋并板書。(22.司馬光 玩耍 小朋友
砸缸 掉進缸里 救小朋友)
4.師: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這個故事發生時距離我們現在已經900多年了,900多年以前發生的事現在為什么寫在書上讓我們來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