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教學設計
(2)試著做司馬光時的動作.評議:誰表演得好 為什么
(學生砸缸的動作要十分用力,才能體現是"使勁砸")為什么司馬光要用這么大的力氣 小組討論.(因為這樣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3)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4)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馬光的辦法最好,因為缸大,水深,水對缸中小朋友威脅最大,如果讓水流出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嗎 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贏得了時間) (5)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遇事不慌,善于動腦筋,聰明勇敢的孩子)
(6)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8.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嗎
三,創設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紛紛夸獎司馬光,人們會怎么稱贊他 (相機出示四個成語:臨色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讀讀背背.)
2,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