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定教,彰顯生命本色──《棉花姑娘》教學評析及反思
4、指導寫字。
師: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小朋友們高興嗎?七星瓢蟲幫助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星”和“幫”這兩個生字朋友也開心極了。它們忍不住從課文里跳出來。誰來提醒小朋友寫這兩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師范寫,生描一個寫一個。
四、反思
1、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要打破傳統教學教師主導的地位,真正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真正轉變自己的角色,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把我們擺在兒童隊伍里,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成為孩子們的學習伙伴、合作伙伴、知識的分享者,能面帶微笑,用溫和的目光覆蓋全體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去讀、去思、去悟、去議,放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探究精神,同時,鼓勵學生的創見、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這樣,學生在這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會感到精神愉悅,學生在教師的關愛、尊重和期待中心情舒暢,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無所顧忌地發表見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
2、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把學習選擇權還給學生。
新《課程標準》說:“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一定的選擇自由度,擁有自主活動的機會,通過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使學生成為主動探索者。教師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需求和興趣指向來確定自己教學的方向、內容和方法,努力建設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使語文教學更富有活力。
3、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把閱讀對話權還給學生。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教師不能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自己閱讀文本的體驗強加給學生,剝奪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權利。而應努力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豐富對文本角色的理解,以角色的喜樂憂傷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生命的色彩彰顯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