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手》教學反思
《春天的手》教學反思
《春天的手》這首兒歌朗朗上口,學生們都很喜歡。在教學時,我播放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學生們在音樂的渲染下,在課前的細心觀察下,他們都能說出春天來了,自己的身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接下來我安排了初讀課文和識字環節等。整堂課上完,我發現在教學識字這個環節時,我感覺學生學得興趣不足,我想可能在識字教學活動時,我教得太籠統,缺乏趣味性。在學校教研活動時,我把自己的困惑和老師們探討了一下。老師們紛紛談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把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交流一下。比如多采取隨文識字;在小組合作時,多讓優生帶動其他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在鞏固識字時,多采取游戲活動。是啊,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持久集中。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住最佳學習狀態,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在魅力,精心設計教法通過誘導學生參與操作,實驗,交流,一系列活動,不斷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春天的手》教學反思
課改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我是第一次接觸課改后的新教材,給我的感受就是無論是教材的編排和選取,一切都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經驗著手,著重于孩子們的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同時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處處都體現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為學生提供開拓個性發展的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到學校來,不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主要的還是為了變得聰明。”的確,我執教了近一學期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堂課不再是由我來主宰,完全是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例如,我在講《春天的手》一課時,我問同學們:“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同學們的想象真是異彩分呈現:“春天的手帶來了陽光,陽光照在人們身上暖暖的,人們穿的少了。”“春天的手一招,把小燕子從南方叫了回來,把冬眠的小動物也都招呼醒了。”“春天的手高開了小河的門,小河歡快的唱起了歌。”“春天的手拿著畫筆,把大地和山川都染成了綠色。”“春天的手一揮,花兒都露出了笑臉。”……學生們的回答充滿了兒童的天真,同時也顯示了他們學習的潛能。學生們能自主地學、愉快地學,并且充滿自信地學,去體驗成功的樂趣,而這也正是我們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學生們的語言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于是我就著這股激情,讓學生趁勢自由朗讀課文。他們讀的是那樣的投入,讀的是那樣的認真。而我又進行適時的點拔和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讓學生的想象活躍起來。我讓學生邊讀邊想,你好象聽到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紛紛舉手說:“我好象聽見了樹林里小鳥停在枝頭上,正在互相問好呢!”“我好象看見春風正在把冬眠的青蛙叫醒。”“我好象變成了一條小魚,正在河里愉快的游泳。”“我好象聽見小鳥正站在樹枝上,歌唱著春天來,春天來了。”“我變成了一只蝴蝶,正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的聞花草的香味呢!”“我好象聽到了沙沙的春雨聲,看見柳樹正冒出新芽,小草也正從地下冒出來呢!”同學們正七嘴八舌地說的時候,我們班的陳子龍說:“老師,同學們把春天描畫的可真美,我有個提議,就讓我們以《美麗的春天》為題畫一幅想象畫吧!”他的提議立即贏得了全體同學的贊同。于是,同學們紛紛拿出筆來開始作畫。當下課鈴響時,鈴聲絲毫沒有打斷他們的創作,孩子們依然勁頭十足地勾畫著,沉浸在春天的美麗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