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二冊教案:元宵節、看花燈
在“元宵節”這一單元中有兩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兩篇課文:《元宵節》和《看花燈》,以兒歌的方式呈現,朗朗上口、生動形象,與孩子的生活緊密聯系。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教材創設的良好條件,激發、啟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多問、多觀察、多思考,主動的探究知識,增強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愛學、樂學達到新教材的目的。并且引導學生自覺的識字、寫字,動腦思考記字的方法,積累方法,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天地中安排了“描一描,寫一寫”、“抄一抄”、“組詞”、“照例子說一說”、“讀一讀”等練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便于學生復習上一學期的拼音生字等知識,也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練習、延伸。
學習目的 1. 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25個生字,鞏固學過的字。會書寫單韻母,并且逐步復習和練習組詞,逐步會組詞,掌握識字的方法。
3.理解課文的意思,會組詞。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以及勤于復習、練習的好習慣。
4.背誦課文;自讀短文。
5.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檢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使學生能夠熟練、有感情的朗讀《元宵節》、《看花燈》兩篇課文,并且要能有感情的背誦《元宵節》這一篇。認識本單元的25個生字,會寫16個生字,并且逐步復習和練習組詞,逐步會組詞,掌握識字的方法。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掛圖、卡片、錄音機、磁帶等。
課時分配共6課時 課題 課時
元宵節 2課時
看花燈 2課時
語文天地 2課時
《元宵節》
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第一課即為《元宵節》,是富有節日氣息的詩歌,主要是結合正月十五正好在開學的第二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非常緊密,便于學生體會到生活與學習的聯系,更加樂學、愛學。通過朗讀,感悟人民的幸福生活與喜悅的心情。
學習目的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偏旁“口”。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在讀課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難點 認識生字,有感情地讀、背兒歌。
學生
經驗分析 學生拼音、拼讀掌握較好,能借助拼音自學生字,兒歌中有的生字學生已經認識。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錄音機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兒歌
教與學活動過程
教師點撥 學生活動
一、 導課
同學們,你們春節過得愉快嗎?什么食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猜謎語:(元宵)
什么時候吃元宵?(正月十五元宵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元宵節》
板書課題
二、學習兒歌、生字
1.出示兒歌
2.出示生字:你認識哪些生字?請你當小老師教教同學,好嗎?
3.哪些生字你還不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宵、節、窗…….
5.你會用這個生字擴詞或說一句話嗎?
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游戲
交朋友:部分學生戴生字頭飾,其他學生喜歡哪個生字就與哪個生字交朋友。
讀生字,向全體學生介紹自己的朋友,領讀生字。
指名說
指名說
齊讀課題
學生自讀兒歌
指名當小老師教認字
小組拼讀學習
指名讀
學生擴詞;分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