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快樂》教學反思
《大家都快樂》教學反思
《大家都快樂》這首詩歌講的是自己對快樂的感受。通過讀文感受到獨自一個人有快樂,與別人相處很快樂,大家在一起玩更快樂。還強調了集體的快樂,滲透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
六七歲的孩子一般都能從自己的生活中體驗到高興、開心、有趣等經歷。為了講好這課,我事先了解清楚學生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感到快樂。此外,授課時我始終保持著愉悅的情緒。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在學習活動中加深了體驗。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進入本課的學習,很容易就喚起了學生對已有生活體驗的回憶,早讀 20分鐘,重點以讀對、讀通、讀懂的步驟感知“游戲快樂,學習快樂”的含義,在生活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進入到識字環節,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以學生為活動主體,選擇記憶生字的辦法,進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方式進行反饋。最后進行小組交流,交流:你覺得哪種玩法最快樂?學生暢所欲言……
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按學習目標自主,有序地學習,使學生樂學、好學,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本節課還應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讀課文后對自己和同學進行評價,讀文要字正腔圓,表達出真情實感。
聽《大家都快樂》之后的感想
星期五,我們按照學校的安排,到一小聽課。我從第一節一直聽到下午第三節,印象比較深的是第一節《大家都快樂》。
首先,教師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如①你們喜歡課外活動嗎?②你想知道什么時候最快樂?(四人小組合作討論)③自己讀書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④你喜歡哪小節?你就讀哪小節⑤ 能不能把你的快樂畫出來?等等。這些確實體現了新大綱所要求的那樣: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其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看到課堂上,一個個情緒激昂、踴躍、洪亮的發言聲,聽課的老師們都不禁發出嘖嘖的贊嘆聲,我也頗為感到神奇。
如:自己讀書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一會兒工夫,大家都學會了,紛紛舉手,老師便請同學上講臺去認這幾個字,并且說明自己是怎么樣認識的,還要當一會老師教會大家。其中六個字分別叫了六位學生,這六位學生分別教給大家不同的認字方法,沒有一個雷同。真是恰到好處!
如:每個人的快樂是不同的,你的快樂是什么?老師請了一位小男孩來回答。這位小男孩說道“讀書”。老師立刻讓大家自由讀書,這樣讀,那樣讀,還可以做動作讀,又是一處恰到好處
讀完了書,老師又問一位同學,你的快樂是什么?同學回答“寫字”。老師就順勢指導寫字。真的要什么來什么。
老師在短短三個月間竟將學生教化的和她如此默契;配合的如此天衣無縫。這節課真讓我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我們的節日》《大家都快樂》教后札記
新世紀教材選取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許多課文都是學生模仿寫作很好的課例。學生從仿寫中不僅鍛煉寫作能力,而且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學習二冊教材15、16單元之時,正逢“六、一”兒童節之際,我在指導學生讀《我們的節日》后,結合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六、一”慶;顒,學生編寫出了非常精彩的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