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燕子媽媽笑了
課題 16、燕子媽媽笑了 計劃課時 2課時 教 學 內 容 分 析 本篇課文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對低年級的學生富有極強的感染力。講了燕子媽媽為了教會小燕子觀察的本領,3次讓小燕子到菜園里,觀察冬瓜和茄子的外形特征。在媽媽的指點下,小燕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燕子媽媽高興的笑了。整篇課文充滿童趣,語言淺顯易懂,深受兒童喜愛。教學中要讓孩子體會媽媽和小燕子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的變化,把媽媽一次比一次高興,和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驚喜的語氣讀出來,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認識認識“燕、躺、茄、掛、能、錯、仔、細、皮、刺”10個生字。 3、了解冬瓜、茄子這兩種蔬菜的知識。
4、學習小燕子觀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教學 重難 點 重點: 1、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認真地做每一件事。 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燕子三次觀察冬瓜和茄子所發現的不同之處及心理的變化。 教具學 具準備 教學情境掛圖、歌曲《小燕子》、 識字卡片,燕子媽媽及小燕子的頭飾等。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喜歡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本教學設計積極創設情境,力求貼近孩子的生活,貼近孩子的實際,激發孩子閱讀與識字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讀”為主線,在讀中感悟、體會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意識以及朗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觀察能力。 1、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童話,語言簡單易懂,同時又蘊涵了深刻道理。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因此設計了三處讀書環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讀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主要以識字為主,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基本掌握字音,再縮小語境認讀生詞(理解記憶字形)最后通過游戲鞏固生字。中間設計了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提高效率。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 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條謎語,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a、紫色樹,開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猜一蔬菜名)
b、身穿綠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兒多,個個白臉膛。(猜一蔬菜名)
這兩種蔬菜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板書課題。
2、課題質疑
讀完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是呀,燕子媽媽為什么會笑了?其實呀,這個秘密就藏在書里,趕快翻開書本70頁,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美麗的童話世界!
1、學生認真聽謎語,并猜謎。 2、齊讀課題。 課題質疑
(燕子媽媽為什么會笑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由謎語導入,學生猜一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圈出生字寶寶與同桌同學互相認讀。
3、出示生字寶寶卡片(帶拼音),指名讀、帶讀、齊讀。
4、生字寶寶會認了嗎?去掉拼音,個別讀,開火車讀。
5、這些生字寶寶真調皮,一眨眼它們又藏到課文里去了,你們還認識嗎?
再讀課文,要求讀課文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想想:小燕子到菜園里去了幾次?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圈出生字同桌互認。
3、出示生字寶寶卡片讀。
4、去掉拼音,個別讀,開火車讀。
5、再讀課文,思考:小燕子到菜園里去了幾次? 初讀課文,學生通過一遍遍有目的的聽讀、練讀,能真正地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語文課中學生的讀落到了實處。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三、 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第一次小燕子發現了什么?自讀課文找出小燕子和媽媽的對話,劃上自己喜歡的記號,再和同桌同學分角色讀一讀。
2、誰來讀?
點評,看誰讀出小燕子和媽媽不同的語氣來。
3、冬瓜大,茄子小,大家用動作表演一下吧。
4、師生分角色讀,邊讀邊做動作。
5、師總結:小燕子真聰明,第一次就發現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樣。
(板書: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燕子第二次又發現了什么?它和媽媽又說了些什么呢?
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
2、誰來讀?把小燕子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點讀、互評,男、女生分角色讀。
3、師總結:第二次去小燕子又有新的收獲,它又發現了冬瓜和茄子顏色不相同。(板書: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課件顯示小燕子飛到菜園里認真觀察的情景。)
師:這一次小燕子聽了媽媽的話,它又飛到菜園里,睜大眼睛,仔細地看呀!認真地找呀!終于它又有了新的發現,它高興地——叫了起來!
師:高興地叫起來,誰來讀一讀小燕子的話?
點讀、點評、再點讀、點評,配樂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師總結:呀!小燕子第三次來到菜園里,它又有新的發現。(板書:冬瓜皮上有細毛,茄子柄上有小刺)
看看小燕子媽媽,她滿意地笑了。
2、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議一議,燕子媽媽為什么會滿意地笑了?
3、全班交流討論。
(一) 1、自讀課文找出小燕子和媽媽的對話,劃上自己喜歡的記號,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2、聽讀,點評,體會小燕子和媽媽不同的語氣。
3、動作表演。。
4、師生做動作分角色讀。
(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看掛圖,說說圖意。
2、小組討論,燕子媽媽為什么會滿意地笑了?
3、集體交流討論。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課文。
思考問題。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誰來讀?把小燕子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點讀、互評,男、女生分角色讀。
教師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悟讀。學生間合作探究,自讀自悟,加上教師適時地點拔、指導,抓住重點內容,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讀來體會燕子媽媽的不同要求、情感的變化以及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喜悅心情,扎扎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合作意識。語文學習不僅要理解語言,還應學會觀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四、分角色讀課文 你們學的真好,此時你們就是一只只聰明好學的小燕子,正飛向知識的天空。就讓我們再次飛進美麗的菜園里。感受一下小燕子的聰明、可愛和燕子媽媽的風采,咱們一齊讀課文,老師讀媽媽的話,你們讀小燕子的話。某某請讀剩下的敘述部分。咱們比一比誰讀得好!
1、練習分角色朗讀。
2、分角色表演
3、口語交際,延伸課文
說說發現冬瓜和茄子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我發現冬瓜——,茄子——。
四、分角色讀課文
1、練習分角色朗讀。
2、分角色表演
3、口語交際,延伸課文
說說發現冬瓜和茄子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我發現冬瓜——,茄子——。 分角色朗讀,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培養朗讀能力。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去。 四、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2、小朋友們這節課學得非常認真,老師都為你們高興,最后請小朋友們回去運用這堂課學到的觀察方法,再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證實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談談收獲。 引導學生能夠像文中的小燕子一樣在生活中、學習中具有認真觀察的品質。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卡片 2、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開火車認讀生字。 復習鞏固。 二、 鞏固課文。 識寫生字 1、師出示本課生字卡片,指名讀。 2、“開火車”讀,賽讀。 3、自由讀一讀生字,同桌互讀,邊讀邊想,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4、說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隨機學習新的偏旁部首“王”字旁。 5、指導書寫 指名說哪個字要怎樣寫才好看,師示范寫在黑板上。重點指導“瓜、發、現” 6、學生獨立寫在書本上,師巡視指導。 7、給學過的這些生字組詞,并用“發、好”兩個字組詞并說一句完整話。 1、認讀生字卡片。 2、“開火車”讀,賽讀。 3、自由讀,同桌互讀,想想,如何記住的。 4、交流識字方法。 5、指導書寫 認真看老師示范,并書空。 6、練習寫字。 7、給生字組詞,并選詞說一句完整話。 利用比較法,加部件或寫出相似字比較,師及時點撥、總結比較,提示學生認知。 會認字的教學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引導學生掌握,并學會歸納識字方法。 三、 詞語積累 1、生字寶寶回到了課文中去,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 3、你還想從課文中積累哪些詞語寫下來。 1、大家齊讀一讀課文。 2、認讀 “詞語花籃”中的詞語。 3、積累其他的詞語寫下來。 培養學生學文后積累的習慣。 作 業 設 計 16、燕子媽媽笑了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比一比,再組詞。
爪( ) 媽( ) 洋( ) 見( )
瓜( ) 好( ) 樣( ) 現( )
三、回家仔細觀察,說說西紅柿和黃瓜有什么不同? 板 書 設 計 16、燕子媽媽笑了 (一)(二) (三)
冬瓜:大 青 皮上有細毛 耐心、仔細 茄子:小 紫 柄上有小刺 教 學 反 思 或 案 例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