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2篇)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認真、仔細才能有新的發現。
教學難點:
1、規范、正確的書寫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課件,燕子媽媽及小燕子圖片。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
、“綠枕頭,當中空,包棉絮,蓬松松。”
、“紫花結紫瓜,紫瓜包芝麻,形狀像香蕉,生的不能吃。”
。ò鍟憾 茄子)認識這兩個詞,并點出課件“瓜” 字,指導記憶和書空。
2、出示燈片(1)——地里的冬瓜和茄子
師:現在我們就到菜園里去看看。瞧,“菜園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能讀讀這句話嗎?(齊讀。“躺、掛”兩個字稍微讀重點。)
師:躺在地上的冬瓜和掛在枝上的茄子長得一樣不一樣呢?
噓!先別說,因為有只可愛的小動物想和你們一起去觀察觀察?矗鼇砹。
3、出示燈片(2)——燕子飛出
師:它是誰?(認識“燕子”,以順口溜記住“燕”:廿字頭,口字腰,北字兩邊做保鏢,四只小燕在下瞧。)
師:小燕子飛到菜園里觀察到了什么呢?貼出小燕子圖。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學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 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要求每個孩子眼到、手到、心到、耳到。(比比誰聽得最認真。)
2、 生自讀課文。
師:謝謝你們的鼓勵!熱情的掌聲把燕子媽媽都吸引來了,他好想聽聽孩子們的朗讀。能像老師這樣讀讀課文嗎?
3、出示燈片(3)——帶音節的詞語
師:真有信心!不過要讀好課文,得先和課文中的詞語寶寶交朋友。
① 先自由練讀詞語。(我要請讀得最認真的當小老師。)
② 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詞語。(小老師真不錯,平、翹舌音和后鼻音都讀準了)
③ 全班齊讀詞語。
4、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下面你們就自由的、大聲地讀課文,已經會讀的請加上自己的感情讀;還不太會的就指著字一句一句讀準。比比誰讀得最認真。
生:自由練讀課文。師巡視、指導。(讀完后請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5、檢查自讀情況。
師:乖娃娃,讀了課文后,你知道小燕子到菜園去了幾次?(三次)
它每次都有什么樣的發現?出示燈片(4)——冬瓜茄子圖
生回答,師相機板書。(板書:大 小 青的 紫的 皮上有毛 柄上有刺)茄子的柄在哪兒?誰到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看。
師:真會讀書!下面我們就一起做一道填空題。
。2)出示燈片(5)——填空題
現在我們一起來完成一到填空題(生口述,師點擊出示答案。)
師:我想問一問“為什么前兩次小燕子沒發現冬瓜皮上的細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第三次才發現呢?(小燕子第三你看得特別認真。)”
師: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觀察得認真仔細,難怪燕子媽媽笑了。(再讀課題,強調“笑了”。)
三、指導朗讀,讀好課文。
師:乖娃娃,你們已經把課文讀正確了,而且也讀懂了,下面我們就來練習把課文讀好,讀出感情來,好不好?
生:好!
師:現在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啦!你們都是小燕了啦!你們到菜園里看了三次,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多開心,多高興啊!
師:小燕子們,趕快把這三句話讀讀(出示燈片(6)——小燕子說的三句話)
看怎么讀才能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讀出來?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練讀,也可以幾只小燕子聚在一塊兒商量商量。
生:自由分組練習朗讀。
師:哪只小燕子來讀這句話。
生:讀小燕子第一次說的話。
師:有點兒高興,這兩個媽媽要讀得快點,聽老師讀。(師范讀)你再試試,笑瞇瞇的,開心一點。
生:再讀第一小燕子說的話。
真高興!還有哪只小燕子像他這樣高興地讀這句話。
(再指名讀)多開心呀!
師:第二次發現誰來讀?你們四只小燕子一起讀。
生:四人齊讀小燕子第二次說的話。
師:你們真聰明!“媽媽,媽媽”讀得很好,如果把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聲音往上揚一點,高一點就更好了。誰再來試試。(指名一生讀)
生:想讀的一起再讀小燕子第二次說的話。
師:小燕子,媽媽聽出來了,你們更高興啦!很好,你們再去認真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師:飛上來告訴媽媽呀!
生:邊飛邊說:“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師:孩子們要注意了,現在小燕子不僅高興,還很驚奇呢!再一起來讀讀。
生:起立齊讀。(讀得非常好。
師:你們讀得這么有感情,老師想和你們合作分角色讀一次。
(師讀敘述部分和媽媽的話,生讀小燕子的話。)
師:還想讀嗎?那就男女聲分角色朗讀,比比誰讀得好。
女生讀媽媽的話,男生讀小燕子的話,敘述部分老師讀。
師: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燕子媽媽為什么高興地笑了?”
。ǔ鍪緹羝7)——課后的問題)
生回答。
師∶小燕子觀察這么認真,做別的事肯定也會很認真,所以燕子媽媽笑了!
五、運用方法,延伸知識。
師:觀察事物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手摸,用耳朵聽、鼻子聞等等,不僅可以看外面,還可以看里面,你們回去可以嘗試嘗試,把冬瓜和茄子切開來,一定還能發現很多很多。
師:老師今天還給你們帶了一些圖片,請觀察它們的區別。
出示燈片(8——11)——水果蔬菜圖片
六、生字書寫。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學得很認真,讀得也很美,如果字也能寫漂亮,老師相信坐在后面的爸爸媽媽們會比燕子媽媽笑得更開心!
請認真觀察老師寫“認真”兩個字,注意筆順和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照著各寫一個,然后送給家長看看。
七、布置作業。
田字格中的生字各寫三個,帶一個音節,組兩個詞。
板書設計:
燕字媽媽笑了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青的 紫的
第三次 皮上有毛 柄上有刺
認認真真的教,實實在在的讀——《燕子媽媽笑了》一課的教學反思
何宏偉
教材分析: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主要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學生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的良好品質。課文的內容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還安排了關于識字,寫字,句式練習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教學反思:
一、可取之處
。ㄒ唬 以激發興趣為先導。
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較好,課文朗讀也基本做到了聲情并茂,極富感染力。
1、課始我就用兩則謎語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認識“燕”字也以順口溜幫助孩子們記憶:廿字頭,口字腰,北字兩邊做保鏢,四只小燕在下瞧。
2、課中設置情境,把小動物作為學生的好朋友、學習伙伴,一同參與,學生學習更具趣味性了。
3、同時,設置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檢查讀書情況,學生進入角色,讀起來有聲有色,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效果自然很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我自始至終將孩子們的興趣作為他們學習的先決條件,從而使孩子在整堂課的學習中都“興趣盎然”。
。ǘ 以指導朗讀為重點。
朗讀是發展學生語文能力,培養孩子語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這節課我始終抓住朗讀不放,并以讀代講,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和蘊含其中的道理。
1、初讀課文時,學生通過一遍遍有目的的聽讀、練讀,基本做到人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致使學生的讀落到了實處。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2、師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激發孩子的表現欲,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環境中放聲朗讀。
3、學生間合作探究,自讀自悟,加上教師適時地點拔、指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讀好了小燕子說的話,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師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讀,學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邊演邊讀,幾乎能背著表演讀了,效果非常好!
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基礎理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且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ㄈ 以教給方法為目的。
“受人以漁”、“學以致用”當為教學的根本目的。語文學習不僅要理解語言,還應學會觀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1、本課教學中,幫助小燕子總結收獲就是在幫助孩子們梳理一節課的收獲。
2、教給學生學習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請學生觀察尖椒、菜椒和蘋果、梨、苦瓜等,運用課文中的句式來表達,使其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去,從而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不足之處
這節課本來設計的以“讀”為主,因讓孩子們充分地與文本對話。但在教學中,還是有些受“功利心”的影響,為了給家長展示一個更為完整的教學環節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讀。同時,孩子們展示的面也不夠大(沒能做到人人發言。)。
我想,任何時候的教學都應真正以學生為本,踏踏實實教學,認認真真育人。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板書課題,學生注意看“燕”字的寫法)。學生齊讀課題。
看了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合并后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就一起到書中去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看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識字、問老師識字、問同學識字、聽記識字……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記字音。
3、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
4、小組內分段互讀課文。
5、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得有語氣,有感情。
三、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層次: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去做什么?小燕子觀察了幾次?
(一)小燕子第一次觀察
1、讀一讀,劃一劃,小燕子第一次觀察到了什么?
2、燕子媽媽是怎么說的?怎么讀這段話呢?
3、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體會把課文讀懂了才能讀出語氣。
朗讀時通過創設故事情境來進行。
(二)指導學生用自學、小組合作等方法學習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觀察冬瓜茄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學觀察的情景,想象燕子媽媽的表情,帶上動作朗讀。
(三)學習課文開頭
1、多媒體演示菜園風景,引導學生觀察冬瓜和茄子,說說它們的不同。
2、出示句子: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劃線動詞,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課堂小結。
用表演、自編兒歌等多種形式理解課文,激發感情。
1、小結
齊讀課題,現在再讀課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因為小燕子終于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別,說明小燕子觀察事物一次比一次更認真了。
做到認真,不僅是為了贏得媽媽的笑聲,更重要的是“認真”乃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如果一個人干什么都馬馬乎乎、大大咧咧,不懂得“認真”二字,那么這個人一輩子必將一事無成。
2、選擇性練習,喜歡哪個就做哪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2)回顧黑板上問題,自查是否都已掌握,不會的題目請教老師和同學。
(3)你喜歡小燕子嗎?從它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4)根據課文內容自編兒歌。如:
小燕子,學觀察。
第一次,比大小,
冬瓜大,茄子小;
第二次,看顏色,
冬瓜青,茄子紫;
第三次,更認真,
“冬瓜皮上有細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媽媽聽了笑哈哈。
五、拓展延伸,走向課外。
到菜園里去看看、摸摸、認認,調動多種器官認識蔬菜,然后與同學交流一下,看誰能當“蔬菜小博士”。
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講的是燕子媽媽讓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區別,小燕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每次觀察都有自己的新發現。這一課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性很強,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抓住課題導入,向孩子們發問: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在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時間潛心地讀,投入感情地讀,有感悟地讀,帶著問題讀……多讀少講,以讀帶講,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自主學習。可是讀了許多遍,孩子們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小燕子去觀察了幾次茄子和東瓜的區別?為什么媽媽要讓它觀察那么多次?開始孩子們認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區別,并沒有說到“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由于孩子已經把課文讀得很熟了,當“為什么媽媽要讓它觀察那么多次?”這個題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很容易地讀懂了:從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考慮問題,可以看出燕子媽媽也是在鼓勵自己的孩子。因為小燕子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媽媽笑了。課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學習小燕子,善于觀察,認真思考,才會有新發現。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多讀是語文學習之本,感悟必須是建立在熟讀基礎上的展現。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