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莎長大了》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體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熏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與其一起經歷“長大了”的心理歷程。
[教學流程]
一、 揭示課題,了解生活。
1. 板書課題。教師一絲不茍地書寫,邊寫邊告知學生: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2. 指導讀課題。點撥在“馬莎”后面稍微停頓一下。
3. 理解課題。說一說:你從文章題目中了解到朋友馬莎的哪些情況?可引導學生從朋友的名字,朋友的愿望兩方面談了解。
(緊緊圍繞課題,從書寫、朗讀、理解三方面進行指導,充分挖掘和利用課程資源,將讀、說、寫多種訓練有機融為一體,體現語文所具有的工具特性。對于課題的揭示,運用了解新朋友情況的方式,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激活學生進一步結識朋友的欲望,融入了語文的人文性。)
4. 自由讀書。提出讀書要求:
(1) 讀書姿勢要端正。
(2) 劃出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二、 趣味識字,聯系生活。
1. 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導語:看到大家讀書這么認真。瞧,生字們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體課件展現出這樣的畫面:從翻開的書頁中,一張張生字卡片飛了出來),我們一起和他們打個招呼。
學生邊和字朋友招手,邊叫他們的“名字”。
2. 和生字朋友玩游戲。
(1) 生字朋友做熱身運動。即課件中整齊排列的生字卡片重新轉換位置。
(2) 學生們做充分準備。每位同學都拿出各自的生字卡片,讀一讀、記一記、排一排。
(3) 玩捉迷藏游戲。游戲規則如下:
① 仔細觀察大屏幕,看準哪個生字朋友藏起來了。
② 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
③ 將字卡舉起來,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在學生找到藏起來的生字時,針對每個生字的特點,可相機采用以下方法深入識記:
“臟”字與“覺”字采用組詞的方法理解。
“掃”字與“倒”字的理解則采用表演“掃地”“倒水”的方式解決,這也為學文習課時的表演奠定基礎。
“穿”字可用說話的方式理解。如:說一說“我今天穿了一件怎樣的衣服”,或猜一猜“穿什么樣衣服的同學是誰”等等。
“懂”字是本課筆畫最多,難以記憶的生字之一,可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記憶。
“發”字是本課的多音字,讓不同讀音的“發”字出現在不同語境中,如“她把頭發卷成卷”“馬莎發現地臟了”,讓學生在讀句子中辨析。
(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學生日常熟悉的游戲情境中去,先與生字朋友打個招呼,再與生字朋友一起玩游戲,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淀,經歷讀準字音——分辨字形——嘗試運用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學得積極、認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