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來到了我們班,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出示小松樹圖片)
小松樹作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叫小松樹,今年7歲了,很高興來到一、(2)班,你們愿意和我交朋友嗎?(愿意)可是交朋友不能盲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小松樹,學習一個和小松樹有關的寓故事——《小松樹和大松樹》。
2、簡介寓言故事。
3、根據自己的理解讀課題。(要求讀時突出小松樹的小與大松樹的大)
4、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師通過色彩鮮明的小松樹圖片、生動的語言賦于小松樹以生命,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仔細地聽一位叔叔給我們講這個故事。
2、想不想自己讀讀這個故事?輕輕地打開語文書第8課,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明確的要求,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效果,有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看,字寶寶從課文中跑了出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自己讀讀,想辦法記住他!
出示注音詞語:一棵空 回答空 松樹空 慚愧空 低頭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摸著空 孩子空 伯伯空 爺爺空 拖起來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多空空 喂空空 呢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1) 自由認讀詞語。
(2) 指名認讀詞語。(讀準第二組詞語中的輕聲,并能區分伯伯與爺爺的輩分)
(3) 去掉拼音你還能認識字些字嗎?(利用開火車、齊讀等方式認讀不帶拼音詞語。)
(4) 選用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詞語造一個句子。
【初讀環節學生肯定會遇到難度不同的障礙,通過多種認讀方式,使學生掃清生字障礙,了解課文內容,并把課文讀通順達到流利。】
過渡:剛才字寶寶跑出來和我們做游戲,現在他們又回到了課文中,讓我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看書上的插圖,自己試著讀懂課文,并標出自然段。(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高山。)
(三)、精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習第一小節:(投影出示第一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師在黑板上畫一座高山)
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弄清小松樹與大松樹的位置)
(2)出示小松樹與大松樹的圖片:它們長在哪兒呢?你能把它們送回家嗎?
空 (請一學生到臺前,把小松樹貼在山頂上,大松樹貼在山腳下。)
(3)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
過渡:
(師邊描述邊畫簡筆畫)大家看,小松樹站在山頂上,每天看著太陽公公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還看見了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
如果你就是這棵小松樹,你會怎么想?(自由交流)
【充分挖掘課文潛在資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為體會小松樹因為站得高看得遠而得意的心情做鋪墊。】
師:是呀,小松樹每天都能看到這么壯觀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長得最高最高的松樹了!它回頭一看,看到了山腳下有一棵大松樹。小松樹會對大松樹說些什么了,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第二小節。
2、學習第二小節:
(1)自由讀第二小節:
(2)誰來讀第二小節。(指名讀)
出示句子:小松樹對大松樹說:“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
師:老師覺得“喂”這個字讀得還不是很有味道!老師用“喂”來說一句話,你就會明白“喂”應該怎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