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星星教學反思
反思一:注意自讀、自悟的情感體驗
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這兒,我讓學生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運用已有的生活積累,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字。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展語感,也是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一年級的學生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所以我借助色彩鮮明畫面和自己的感情范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他們通過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
反思二:玩中求知
小學一年級學生,經過入學后的學校常規教育,學生已初步習慣小學的課堂教學,對語文課堂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極感興趣,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要求參與和表現個性的愿望較高。低年級學生足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階段,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運用了多媒體的形、聲、光、色的作用結合把學生愛玩相結合(游戲“摘星星”和根據感悟繪畫鮮花圖、星星圖),這樣讓學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好奇的天性設計在學習中,從中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開拓視野,感受到對大自然的關愛和向往。從而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創作能力。
反思三:尊重“好奇”從而引導自覺
“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讓學生從中感到學習的樂趣,開拓視野,感受到對大自然的關愛和向往。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呈現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生字教學時我讓他們分小組、學生教學生等形式進行交流提高。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運用,達到突破重、難點。
反思四:不可忽視的“輕音”
在自讀詩歌中學生發現輕音較多,我在教學中也專門把輕音提出來,先讓同學們自讀,然后再請讀的好的同學領讀。此舉為后面的感情朗讀做了很好的鋪墊。
當然,再好的設計,再美的想法都應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體驗。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留下了值得我下一步去思考的問題:課程改革正為老師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課堂要充滿活力,學生和教師應如何去合作努力?教師又應具備哪些對課堂的組織技巧和課堂氣氛的調控技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不斷在語文教學中總結自己、反思自己,我會與新課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