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教研課《識字3》(教案、反思、課題小結)
說說 讀讀 寫寫——識字教學的三件寶
福安市實驗小學 郭雅斌
陳老師執(zhí)教的《識字3》是拼音教學后的第三篇識字,是一節(jié)識字課。詞串識字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識字”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它把一些語義相關的詞語串連成幾行,既形成意境,讀來又朗朗上口,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情趣識字、想象的發(fā)展和美的熏陶。《識字3》就是一篇以公園為中心的詞串。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是: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這一要求告訴我們:識字教學要依靠的是學生已有的、熟識的那些語言,這些語言中有些是不規(guī)范的,就需要在課上糾正;在識字的同時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并且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字;同時也告訴我們識字教學不應枯燥無味,應多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習,這樣可以增加識字的樂趣。在設計本課時,主要想通過說說、讀讀、寫寫,讓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覺得識字課好比是在公園游玩一樣,其樂無窮。
一、說一說,讓語言更生動
識字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教會學生認字,更主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詞語。實踐表明,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用詞串說話能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學的詞語,對于詞匯的積累是大有益處的。
這節(jié)課要讓學生學習六個詞語,這六個詞語分別是:木馬、滑梯、火車、山洞、轉椅、蕩船。它們都是公園的游園項目,而且絕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玩過,已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時,陳老師分以下幾步進行:⑴看圖創(chuàng)設游園情境。⑵介紹認識的游園項目,引出所要學習的詞語:呀!真熱鬧,這些游園項目,你最喜歡玩什么?在讀詞語的同時,讓學生演一演或說一說它們是怎么玩。⑶糾正發(fā)音,反復認讀。這樣的設計,充分依靠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先讓學生看著圖,把自己認識的游園項目名稱這個過程,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語言因素的過程,當然,學生的語言中有部分是不規(guī)范、不標準的,因此,就需要老師幫助正音、反復認讀,使語言和文字能聯(lián)系起來;此外,陳老師還在學完詞串后讓學生選擇詞串進行說話訓練,這一說的過程,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而且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所學的詞語。
二、 讀一讀,讓意境更深遠
詞串是圍繞一個中心,用幾個并列的意象營造出情境,中間留有“空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誦讀是詞串學習的重要階段,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感。教學時,先分別進行單個詞的朗讀,再進行一橫排詞串的朗讀,最后連貫起來,通讀整篇詞串。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邊讀邊想,讀出畫面,擴展情境,使課文所描繪的圖像在腦海中明晰起來,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和樂趣,獲得審美體驗。陳老師引導孩子們邊誦讀邊在頭腦里放小電影。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得到陶冶和熏陶。
三、寫一寫 讓課堂更扎實
對于小朋友來說,識字的關鍵在于建立字形與音、義的聯(lián)系,所以寫字教學一直是識字教學的重點。面對一年級為數(shù)不少的課文,數(shù)量眾多的生字,如何讓寫字教學更扎實呢?識是寫的基礎,本節(jié)課通過與生字的多次感知、反復“見面”,為寫字教學減緩坡度。火、山、木、馬都是象形字,通過讓學生觀察象形字進行有意識記,比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與音、義的聯(lián)系,記憶的效果也才會好。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的位置,一筆一畫寫好字。讓學生在實踐中既動眼用心,又動手操作,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最后要說的是識字教學并不簡單,用好我們?nèi)䦟殻材茏屗绱盆F般把你深深地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