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n in(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誰會用“鉛筆”說一句話?(老師隨機挑選幾支鉛筆出示)
③ 小朋友們真聰明,發現了這么多對好朋友!我們的蘋果豐收了,知識也豐收了,讓我們高高興興把這些詞兒讀一讀吧。(學生齊讀音節詞)
過渡:今天,我們在蘋果園里的收獲可真多,讓我們坐在蘋果樹下休息一會兒吧,做做游戲。
五、 學習拼音句子,鞏固音節。
1、老師發青草形狀的卡片。(wŏ de jī mù zhēn hăo wán , dā jià fēi jī fēi lán tiān 。 )
2、看圖。(實物投影打出圖片)
① 你們看,這位小朋友在玩什么? (積木)誰的手里有jīmù這個詞?趕快上來。再看,他搭了什么?(“飛機”)飛機可以飛上……(“藍天”),對,這積木可真好玩呢。ā罢婧猛妗保埵掷镉羞@些音節詞的小朋友上來。(小朋友拿著對應的卡片走到講臺前,領讀一遍音節詞)老師變個魔術,將這些詞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就變成一句話。(老師貼青草卡片)
②看誰能第一個把這句話讀出來。(自由練讀后,指讀、齊讀)
③練說。這位小朋友會用積木搭架飛機,你還會用積木搭些什么?
(出示)我的積木真好玩,搭 (什么) (怎么樣) 。
六、 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到蘋果園里游玩,看到了美麗的景色,學到了許多知識,下次我們還要到很多美麗的地方去游玩呢!
課前思考:
有的學生對an、en、in與ang、eng、ing兩組鼻韻母的讀音分辨不準,關鍵是沒有掌握鼻韻尾“-n”和“-ng”的發音部位和方法。可以體會“-n”和“-ng”發音的部位和方位:
1、an、en、in叫做前鼻韻母,末尾的“n”叫做前鼻音韻尾。發“-n”音時,要把舌頭往前伸,舌尖頂住上腭前部,讓氣流從鼻腔出來。an、en、in分別是a、e、i與鼻韻尾“n”合成的。
an,讀“安”,發音時,先發a音,然后舌尖很快頂住上腭前部,讓氣流從鼻腔出來。
en,讀“恩”,發音時先發e音;in,讀“因”,發音時先發i音。然后都是讓舌尖很快頂住上腭,讓氣流從鼻腔出來,就分別發出en和in了。
2、ang、eng、ing是后鼻韻母,它們末尾的“ng”叫后鼻音韻尾,發“-ng音時,要把舌頭往后縮,舌根頂住上腭后部,讓氣流從鼻腔里出來。ang、eng、ing分別是由a、e、i與鼻韻尾“ng”合成的。
ang讀“昂”,發音時先發a音,緊接著舌頭后縮,舌根抬起頂住軟腭(舌根往后縮),讓氣流從鼻腔里出來。
發eng和ing時,分別先發e和i的音,然后都是舌根抬起(舌根往后縮),讓氣流從鼻腔里出來,就發出eng和ing的音了。
教材解讀:
1、課標中對拼音教學的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 從an en in始,學生開始學習鼻韻母,特別是江蘇地區的方言原因,鼻韻母的學習比較困難,因此,本課的教學直接關系到后面鼻韻母的學習,正確地讀準是本課的關鍵。
3、 從教材安排上來看,共有四塊內容.分別是情境圖,書寫,拼讀及鞏固練習.整體認讀yin可歸入到第一部分的情境之中。
4 、在4塊內容中,第一部分的情境圖個人認為比較關鍵,通過創設適當的情境流激發學生的拼讀興趣,再結合課堂小游戲如師生猜一猜,我們來比賽等形式,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學會正確的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