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
讓學生結合圖片,來理解“晶瑩透亮”,體會有著露水的梅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麗。
(2)小朋友們,你們聞到什么了嗎?
讓學生通過朗讀,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淡淡的清香”。
(3)這時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滲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讓人聞了很舒服,心曠神怡。老師聽出來你非常喜歡這里的梅花,你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你對梅花的喜歡嗎?
(5)那你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嗎?(男生讀、女生讀)讓我們再把這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6)小結:這么美麗的梅花,這么美麗的梅花山,怎能不讓人喜愛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齊讀。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想說什么呢?
3.看圖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圖片)。這就是“涌動著的人流”。
4.(換成有梅花的圖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兒都來到了梅花山,這么多的人置身于這美麗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們會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5.哦!歌聲、笑聲融合在一起,這時的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板書:歡樂的海洋);人們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這梅花叢中,梅花山成了——
6.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賞讀全文,積累內化。
1.我們隨作者到梅花山游覽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告訴別人嗎?
2.在舒緩的輕音樂中,學生聽讀欣賞。
3.你認為文章哪兒寫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賞的內容背一背。
1)問答或引背。
滿山的梅花什么時候開放?
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樣的?
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全體齊背。
4)用直線把可以搭配的詞連接起來。
寒氣 開放 散發 人流
梅花 退盡 涌動 清香
5)用……像……練習口頭造句。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醒,用自己的話說出一些有關梅花的句子。通過這一提問,讓學生展開想象,從而讓學生融入文本,體會到人們的快樂。)
三、指導寫字
1.小結與練習。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這節課上,你有什么收獲嗎?你的心情如何?
2.課后拓展:查找有關梅花或其他春天開的花兒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等,同學之間課后交流。
3.布置學生自學,找出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學生自學,看田字格中的生字。
4.老師出示生字卡,請學生說說關鍵筆畫的位置。
還:半包圍結構的字,引導學生用熟字不來記。書寫時,“不”偏左些。
片:第一筆是豎撇,不是豎,要居中寫。
休:用會意字的特點記憶,一個人靠在一棵大樹上休息。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寒:認識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個“八”加兩點。
息:這個字誰來教?(指導學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結構,再分析字的每個組成部分,再說說每個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5.老師在黑板上逐個演示。老師巡視,加強個別輔導。學生逐個書寫,注意運筆,要有起筆,收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