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春天來啦》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口語交際《春天來啦》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練習二中的一次口語交際練習,是一道以介紹春天景物為內容的言語交際練習。文中的插圖提示了交際的內容,“講給全班同學聽”則提示了交際的對象,應讓學生當眾練習說。
二、學習目標
1、訓練學生用完整的話介紹春天的景物,發展其語言智能。
2、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挖掘學生的空間智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規范,意思明確。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4、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及自主合作的意識。
三、指導思想
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的發展,是一種雙向甚至多向互動的言語活動。學生只有在動態的雙向互動活動中,才能增強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學會分析、歸納、評價的思維方法,才能形成由語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構成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實現雙向互動是口語交際順利進展的紐帶。
而多元智能理論倡導多元情境化的教學,在低年級口語交際課上我也嘗試創建“多元情境化”教學模式,為發展孩子語言智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奠定語言基礎。
1、師: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教師拍手唱歌走進教室,學生自然的跟唱起來。從學生喜歡、熟悉的音樂入手,教師用自己擅長的音樂智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一開始便充滿了樂趣。這樣的課堂導入增加了教學成功的概率。)
2、出示幾幅來源于生活中的圖片(小草發芽、花兒初綻、小溪流水、田間的小花、柳樹、風箏等等),配樂展示。
3、師:同學們,春姑娘帶來了美麗的景色,你想不想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呢?這節課我們要練習口語交際《春天來啦》。
教師板書:春天來啦
4、師:你能帶上贊美的語氣讀讀課題嗎?
5、學生讀課題,有帶著微笑讀的,(我的評價是:你的笑容跟春天一樣美。)有睜大眼睛讀的,(你的大眼睛里映出了美麗的景色。)有的女孩子小手張開了,像一棵小苗在發芽長大,(我的評語是:你就是那棵春天里最茁壯的小苗)
(這里的情境創建是多元化的,首先是音樂情境、然后又有教師的語言渲染和質疑,出示圖片是給學生創設物境,美圖美景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器官,喚起學生的想象思維和生活體驗,使學生想說、樂說、有話可說,奠定語言基礎。僅僅讀課題的四個字就已經把學生表達的欲望激發起來。)
(二) 引導點撥,推動語言進展。
師:是啊!春天已經來啦,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生:小草發芽了。
師:這樣說話可不夠完整,什么時候小草發芽了?
生: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
師:真好!一句完整的話,讓大家都聽明白了。誰還能這樣說?
生:春天來啦,柳樹發芽了。
師:柳樹的枝條可長了,綠綠的長長的,象什么?
生: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長長的柳枝像大姐姐的辮子,真好看!
師:你說得真美!春天在你眼中變得更美了。誰還能美美的說。
生:春天,小烏龜醒了,它也想來看看春天的美景。
生:春天來了,竹筍從泥土里鉆出來了。它們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生:春天來了,小蜜蜂又開始辛勤的工作了。
生:春天來啦,小朋友們在廣場上放風箏,風箏飛得跟白云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