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春天來啦》教學設計
師:你還加上了動作,老師知道了,你喜歡放風箏。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的智能各具特點,并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學生語言智能發展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優劣的差異。在本環節中,我采用了多元的評價方式,樹立起尊重學生人格,揚長促短,個性飛揚的教育思想關。于是孩子們的話語在教師的點撥下,是多么的鮮活,多么的富有創意。)
(三) 自主合作,促使語言拓展。
1、出示教材插圖
師:瞧!小朋友們沐浴著春風在大自然中歡笑。他們不光用眼睛去看,還聽到了春天的聲音,快聽——(出示一組聲音例如:鳥叫聲、下雨聲、布谷聲、青蛙叫聲等等。)
2、圖中的小朋友中哪一個是你呢?你能把這看到的、聽到的春天的美景講給大家聽嗎?喜歡畫的,喜歡演的,都可以。快在小組內準備一下吧。
3、小組活動。教師要進行細心的指導,讓一年級的小朋友適應合作學習,并從中得到經驗。
(口語交際課上,我們要充分而恰當地運用互動的多種形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讓學生在生生互動中分享學生間的豐富多彩,取長補短;在師生互動中,平等切磋,互促互進;在群體互動中,自由選擇交流的伙伴,自由組合。這樣,學生的參與面廣,接觸的人更多,探究的問題更深入,效果會更明顯。)
(四)創造積累,語言與生活融合。
1、小組匯報。
2、在本環節中,大部分學生選擇口頭表達,(因為是口語交際課,意在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春天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表達出來。)只有極個別的學生現場作畫,還有唱歌的,背詩歌或古詩的,也有一組表演的。(意在給學生充分想像的自由,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優勢智能帶動語言智能的發展,鼓勵他們設計出自己的作品,體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3、教師小結:春天在小朋友的眼中,變得既美麗又神奇。希望這個周末你們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走進大自然,去和春姑娘拉拉手。
4、布置作業:把春天里最美麗的景色描述給家人聽;想當個小作家的小朋友,可以把自己說得寫下來,或者變成兒歌,變成小詩;想當個小畫家的就把你眼中的春天畫下來;如果誰能把春天唱出來,那你就是小小音樂家。
五、教后反思:
根據“多元智能課堂評價項目”我進行以下反思:
這一課使用了語言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作智能、以及人際交往智能和自然智能等。性格活潑,善于交際,語言智能優勢的學生最感興趣;空間智能優勢的孩子,被有效的激發了想象力和好奇心。還有五、六個學生對本堂課不感興趣。他們性格多動、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在本節課上,仍然有走神現象。我想這種行為應該與他們的語言智能沒有得到及時開發,或者曾受到過傷害而存在某些障礙有關。對于這種各項智能優劣不突出的孩子,我們應該采取哪些好辦法?這也是自己的一大困惑。但我曾嘗試單獨對這些孩子授課,效果不錯。例如本節課,如果能把這幾個孩子帶進大自然,讓其他孩子成為他們邀請的伙伴,在解決問題時,根據使用智能不同,老師有意安排智能優勢的孩子加入他們的行列,我想效果一定很明顯。
這讓我想起這樣幾句話:“至于如何判斷學生的智力傾向,其實答案早已存在,那就是興趣所在。用霍華德 .加德納教授的話說:看你的好奇心更是側重哪一塊。如果你還是不能確定,不妨問問周圍的人,也許他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一些。”
課后,學生以“春天”為主題創作了許多作品。如:詩歌《春天的話》《小雨點,小頑皮》;還有許多副生動的兒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