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通用14篇)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
佚名
一、教材說明
這個園地有四項內容,分別是字的偏旁歸類、詞語搭配、認識疊詞和猜謎語。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說”,要求按偏旁說字,比比誰說得多。學生通過這樣的說,可以整理復習自己認識的字。先分小組準備說,自己課外認識的字也可以說,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時逐個偏旁說,教師將學生說到的字寫在黑板上,講完后讓大家評評誰說得最多。最后讀讀字,口頭組組詞。本學期還學過一些偏旁,啟發學生也采用這種歸類的方法整理復習。
第二項“我會連”,是詞語搭配練習,訓練學生準確運用詞語,不斷積累詞語。先讓學生自己連,再采用多種形式讀讀記記。如,對口令:(1)可愛的什么?……(2)什么樣的小貓?……說句子:可愛的小貓怎么樣?……
第三項“讀讀說說”,是讓學生了解詞語重疊以后語氣能加重,相當于加進了“更、非常、很”這樣的意思。如:“高高興興”就是很高興、非常高興。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讀讀想想:每組前后兩個詞語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子說一說。全班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再說說還有哪些詞也可以這樣說。
第四項“我會猜”中有兩個謎語讓學生猜。謎語中有幾個生字注了拼音便于學生自己讀,自己猜。這兩個謎語的謎底是大雁和日歷。學生猜出以后,教師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訓練學生把話說明白。布置學生課后收集并記住一些謎語,到課外活動時說給別人猜。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2004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2
語文園地六
教學目標 :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
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
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5、能相互交流課外認識的字,懂得生活中識字的道理。
教學重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先找好一系列的字音相近的字。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交流,總結
(1)形近字 (2)加一筆成另外的字 (3)含有相同部分的字歸類
3、舉其他例子,四人小組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歸納
4、師投影總結
二、學習“廠、甲、申、句、兄”5個生字
(1)抽讀卡片,說說怎么記住它;
(2)拼音、卡片對號入座
三、我會連
1、出示我會連,學生試做題
2、交流課前找出的音近字,四人小組內學習。
四、日積月累
1、讀一讀這些詞語,嘗試理解詞語意思
2、質疑解疑,并在解疑過程中對個別詞語造句。
3、齊讀這些詞語
五、讀讀背背
1、讀標題,理解“廣大”的含義;
2、初讀短文,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討論“為什么說我們祖國多么廣大?”
4、交流并進行朗讀指導,抓住“還在、已經、到處”這幾個重點詞進行理解,讓學生明白:在同樣的時期,每一個地方的氣候是不一樣的。從而理解祖國的廣大。
5、齊讀短文。
六、口語交際
1、說說“兒童節”是幾月幾號,你在幼兒園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的?同桌交流。
2、全班討論,說說在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小結:在說的過程中應注意口齒清楚、說話有條理、把意思表達完整。
3、交流,并評選出最佳小能手。
4、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你們打算怎么過,把想法告訴老師。
5、小組討論,推選出小組代表上臺交流,說得好的進行錄音。
七、展示臺
1、識字加油站
(1)說說你最近在哪里認識了許多字
(2)交流一下,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它們的
(3)小結: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就看你是不是一個有心人。
2、比賽:
(1)翻書比賽,師在黑板上寫個數字,生從字典中找到第幾頁,比比誰最快。
(2)查字典比賽
說說查字典的方法
比賽,看誰最快。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3
椒江實驗小學林素仙
學習目標
1、啟發學生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復習漢字。
2、通過詞語搭配聯系,學習準確運用詞語,不斷積累詞語。
3、了解詞語重疊后在表達上的不同、并學說這樣的詞。
4、學習猜謎語。
教學過程
談話激趣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小朋友們學了許多本領。今天我們就要去語文俱樂部——語文園地六中去大顯身手,參加四關擂臺賽,看看哪個小組、哪個小朋友是俱樂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第一關:我會說看誰說得多
1、出示題目中帶偏旁的字認讀。(在漢字王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漢字朋友,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漢字朋友有什么特征?能說出他們的偏旁嗎?指名學生一一說出9個字的偏旁,教師相應板書。
3、認讀偏旁。
4、偏旁大搜尋。(有這些偏旁特征的漢字朋友還有很多,把他們邀請出來。小組成員合作,比一比哪一組邀請的漢字朋友又快又多?)
5、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板書。(教師根據偏旁的字數給每一小組加分)
6、擴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偏旁?都有哪些漢字朋友?
第二關我會連
1、認讀詞語,找朋友。分組合作連線,交流匯報。
2、你發現外面下半圈“紅紅的、綠綠的、白白的”三個詞有什么特點?
3、讀出詞的不同意思。如:把“可愛的”與“小貓”連在一起,你又發現了什么?(一是小貓很可愛;二是可愛的是小貓,不是別的。指導讀好語氣)
4、擴充練習:“可愛的”還可以與誰交朋友?找出課文中外圈詞更多的朋友。(哪個小組找得多,得分最高。)
第三關讀讀說說
1、過渡:小朋友真聰明,順利地闖過兩關,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能開開心心地讀讀這些詞語嗎?(出示課文中的四組詞語認讀)
2、我的發現:每組前后兩個詞語有什么不同?
3、應答賽。師說前面兩個詞,生答后面的疊詞。或師說后面的疊詞,生說前面的詞。
4、加賽:你知道還有那些詞也能這樣說?
第四關我會猜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了,我們馬上就要抉出今天的擂主。
1、讀兩則謎語,做到讀準音
2、集體交流:分組讀謎語、猜謎語,猜對的小組加分,說說是怎樣猜出來的?
3、擴展活動。
對抗賽:分小組出謎語,其余小組猜。出謎語的小組與猜出謎語的小組加分。
總結、頒獎
1、 總結
2、 對今天獲得擂主的小組頒獎。
◆[2004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4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感謝和安慰》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內容比較充實。
2、通過口語交際訓練,使學生喜歡表達,有表達的自信。
3、積累含有感謝和安慰的成語。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錄像編輯,或準備相關圖片。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感謝和安慰材料,如:援助貧困失學的人,幫助孤寡的老人,救助疾病傷殘的人。(前兩天布置)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引出話題
(1)今天我們就來完成《語文園地六》中“口語交際·感謝和安慰”的部分。
(2)板書課題:感謝和安慰
2、提出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內容比較充實。
(2)通過口語交際訓練,樹立喜歡表達,有表達的自信心。
(3)積累含有感謝和安慰的成語。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4)本次說話能做到:抓特點、按順序。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展示:請說說搜集到的有關感謝和安慰材料,如:援助貧困失學的人,幫助孤寡的老人,救助疾病傷殘的人。講講讀了這些材料有什么感受。一個小組,相互交流。
2、講事件,談感受。
3、示范引路,規范用語。
同學們在交流的過程中,有沒有碰到什么難題?怎樣介紹可以使我們的語言更有條理呢?
4、交流介紹,多向評議。
5、創作性展示:
三、知識拓展延伸:
1、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
(1)圖片。
(2)含有感謝和安慰的成語。
2.演一演。
根據小組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表示感謝或安慰的過程。
3.議一議。
在小組內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怎樣幫助怎樣安慰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習作)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習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
2.習作內容具體,句子通順,寫完后能認真修改。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仔細觀察圖畫,把話說具體,為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習作范文一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勝似親人》
3、提出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仔細觀察圖畫,并進行口語交際,根據畫面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習作,并用文字表達出來。
(2)習作內容具體,句子通順,寫完后能認真修改。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展示:,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動筆寫下來。
(1)回憶在口語交際課時,自己講的得到大家認可的部分。
(2)回憶在全班交流時,被老師和同學稱贊的同學是怎樣介紹的。
(3)邊聽邊記,有不同的看法或想的,可以補充。
(4)教師提醒:在選材時,盡量先在腦中回憶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有把握寫好的材料。
2、例文引路,探究寫法。
(1)要想我們的作文得到好評,得到發表或有一個生動的解說,必須得先把作文寫好。那,是不是將口語交際課上的所有材料用起來,就能寫好文章呢?想一想,寫好這篇文章我們要注意什么?
(2)引導學生根據文中提示和口語交際課的收獲
(3)教師讀習作例文:《親人》
(4)短評交流:
(5)總結寫作方法。(小黑板出示)寫作順序,要求。
3、自主習作,個別指導。
(1)學生結合口語交際課上豐富的材料,根據個人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自主進行習作。
(2)習作時,教師提醒學生就選定的材料閉上眼睛在頭腦中,過一遍電影,然后再把頭腦中的畫面用文字記錄下來。
(3)教師巡邏,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幫其激活表象,打開思路。
(設計意圖:回憶畫面過電影,可以讓學生增補、重組畫面,使習作素材更趨完善。個別指導則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
(4)如果不想寫這幅圖,也可以寫現實生活中自己經歷的事情。
4、全班交流,評議修改。
(1)選擇具有典型不足和非常精彩的學生習作在全班交流,說說你最欣賞這篇習作的地方及修改意見。教師隨機指導講評,以激勵為主。
(2)在小組內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相互提出修改意見。
(3)依據同學所提建議,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二次習作。
(4)配上畫面、音樂,欣賞學生佳作。(如果條件被限制,可另換形式。)
(5)抄寫工整后貼到班級信息欄上去,或者自己制作解說,特別精彩的文章推薦給報社(比如潯中中心的《駕云》等)。
三、知識拓展延伸:
1、課外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有關感謝和安慰的習作、圖片等資料。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改變作文的體裁(如詩歌等)進行習作練習。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我的發現”——學會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意思。
2、積累古詩。(日積月累)
3、 閱讀成語故事,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知道“杏林春滿”的典故。
教學重、難點:
讀背積累詞語、古詩、成語故事。
一、提出學習目標
完成“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我的發現
1、讀學習伙伴的話。你發現了嗎?發現了什么?
2.小組內展示,再個性展示。
3.教師總結: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理解詞語,但要了解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還應該把它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里去,即聯系上下文理解。
4、延伸拓展。讓學生再說幾個字進行練習,如:芳草萋萋、空曠。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自讀生字。(用“減一減”的方法識字,鞏固對生字的理解。)
(2 )齊讀──小組內讀
2、“讀讀記記”
(1)、讀詩句,自讀──指名讀──齊讀(小組齊讀)
(2)、說說詩句大意(小組內展示),想象畫面。
3、“讀讀背背”
(1)自讀嘗試背誦。
(2)、在小組里檢查背誦;進行背誦競賽。(個性展示)
(3)、課外積累展示。
(三)成語故事
1、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個故事。
2、讀題、解題、字詞質疑。
3、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聽。(小組內展示)
4、說說“杏林春滿”“譽滿杏林”成語的意思——贊揚醫生的高明醫術,高尚醫德。(小組內展示,再個性展示)
5、你還能說出幾個關于成語的來歷的故事嗎?
(四)我會自主完成課后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三、知識拓展延伸
1、學生練習講個成語故事。
2、教師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別的成語故事,課后還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
3、比賽課外積累的古詩詞或自己仿寫的小詩。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5
【設計理念】
三維目標的整合,在語文教學的“強勢領域”──閱讀教學中,已倍受關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落實。而在“弱勢領域”,特別是“語文園地”中,人們還是深受“強化訓練、專項集訓”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們習慣于把目光聚焦在知識與能力上,把手段鎖定在反復訓練上,師生根據語文園地原有的板塊,按圖索驥,就題解題,語文園地還是應試“練”獄──毫無情趣。要落實新教材改革的精神,讓豐富、有趣、具有人文內涵的園地綻放魅力,教師要肯動腦筋,善于分析園地中的各種題型特點,巧妙整合三維b標,變以往枯燥機械的練習為情趣盎然的語言實踐。基于此,筆者認真鉆研“語文園地六”,從以下三方面整體規劃,讓三維目標在語文園地里“結義”。① 順路徑──根據題型特點,重新調整練習板塊。由“我的發現”中詞語重疊的特點引到“讀讀記記”,再由詞語──對應的特點引到“日積月累”,最后由詩句描繪的自然風光引到“寬帶網”。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追求的是教學的自然順暢,情趣便暗含其中。② 新刺激──圍繞練習的重點,變換實踐方式,新的刺激給學生新的感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③ 巧滲透──在練習中滲透人文體驗,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認識到詞的意思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積累有一定結構規律的詞語和優美的古詩句,交流寬帶網信息。
2、過程和方法目標:自我發現,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區分字義,交流資料信息。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與富饒。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相信學生,給予發現: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到語文園地里走一走。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翻開第98頁,讀一讀第一題中的句子,結合學習伙伴的話,看看有什么發現。
2、自選方法,區分字義:
現在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深”與“封”在這些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語言概括,可以用畫畫表示可以造句,可以組詞。只要你們有辦法區別出詞語的意思,就是好辦法。開始!
3、集體交流,明晰字義:
〖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習慣和原有認知都存在差異,提出多種辨別方法,有助于學生展露自己的長處,同時在集體交流中,又有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學生在聆聽學習伙伴的意見中積累了方法,明確了字義。
4、聯系生活,拓展練習: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好”和“火”字在不同的語句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大家想一些詞語來區分一下。
5、巧借漫畫,人文滲透:
一個字有這么多的意思,看明白還好,看不明白可要鬧笑話了。出示漫畫《早點》。(漫畫大意:清晨,一位外國人上街,看到沿街店鋪前掛滿了“早點”二字,由衷地感嘆到:中國人真勤快。)
同學們看了這幅漫畫,你們有什么話想說嗎?
〖按慣例,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相似題型的適度拓展即止。從文本的“深”與“封”到課外補充的“好”與“火”,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在這里已被兼顧,而情感、態度和價值現卻難以凸現。我從平常的閱讀記憶庫中搜出這張漫畫,讓學生解讀,花費時間不多,卻能給學生在大腦中留下一個形象的人文印記──中國字很有講究。〗
二、讀讀記記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剛才同學們從句子的對比中有了新發現,那么就這個句子,你們還發現哪些有意思的詞語?出示句子: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2、自由讀詞,一次識記:
只要我們善于發現,這里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記一記第三題的詞語。
3、指名讀詞,二次識記。
4、雪地呼詞,三次識記:
這幾個詞很調皮,都藏到這片雪地里了,(課件出示填空)快來跟它們打招呼:
清晨,推開關得(嚴嚴實實)的窗戶,眼前一片雪白。我趕緊出門,一腳踏在(又松又軟)的雪地上,(舒舒服服)好像踩在厚厚的毛毯上。放眼望去,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慌不忙)(不緊不慢),正在用身子與雪花親密接觸。樹下,有的孩子(又唱又跳),有的孩子(又說又笑),有的嘴里吃著(又香又脆)的小酥餅……我靜靜地站在雪地上,對旁邊的一切(不聞不問),(不知不覺)我成了一個小雪人。(確確實實)我沉浸在雪的世界里。
5、抄寫詞語,四次識記:
你看,這些詞語在雪地里一滾真生動,它使我們的語言更豐富形象。請你們拿出筆寫寫你喜歡的詞語,把它們從雪地里請出來。
〖“讀讀記記”四個字已明示著學習方法和目的,我們在把握其根本的同時,要精心構思每一次讀記的訓練方式,盡可能使每次的呈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引進一些如“雪景圖”的“文字游戲”,能使學生樂得其所。〗
6、發現特點,遷移應用:
你們發現這些詞有什么特點?能仿照樣子說幾個嗎?
〖在充分讀的基礎上,不進行過多的講解,重在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構詞規律,了解一些語言現象,再進行遷移應用,一切便瓜熟蒂落。〗
三、讀讀背背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這些詞語,一一對應。古詩中上下句也是這樣,讀起來瑯瑯上口。請你們自由讀讀第二題中的詩句,同桌可各讀一句。
2、看圖猜詩,情趣識記:
現在請你們給這些畫配上合適的詩句,這叫詩情畫意。(出示彩圖,學生看圖猜詩句)
3、指導朗讀,嘗試背誦。
4、交流名句,豐厚積累:
你們在課內外讀過很多詩,還記得描寫自然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句嗎?
〖“同桌互讀”→“詩情畫意”葉“嘗試背誦”→“交流名句”,體現的是一個自主、合作學習的路徑,教師在其中只不過是向學生提供詩畫對應的機會,增強他們對詩句的感性認識。〗
四、走進“寬帶網”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我們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僅有精美的詩歌,還有迷人的風景和富饒的物產。課前同學們都做了資料搜集,現在就請你們做一回導游,帶我們一起走進寬帶網。可以介紹書上的,也可以介紹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2、利用素材,自主介紹:
學生手拿課前準備的圖片介紹景點或物產。
3、同桌互通,拓寬界面:
現在請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祖國富饒的物產或美麗的風光(學生互相交流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
4、整理材料,課后延伸:
同學們精彩的介紹,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富饒。課后請同學們整理好交流的材料,準備辦一期展覽。
〖“寬帶網”重在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識,不必在這兒牽涉過多的語言文字訓練,鼓勵學生多交流應屬首選。對于交流素材的來源,教師不應包辦,而是引導學生課前搜集相關素材,自制交流學具,課內先自主介紹,再同伴互通,最后課后延伸。拓展學習時空。這樣,學習的意義就不再由課堂學習所涵蓋了。〗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6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字的組成,在探究和發現中學并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引導學生在讀詞組、運用標點、讀詩歌中學會積累。
3、讓學生就幫助殘疾人的問題進行口語交際,培養他們的愛心。
4、通過展示課外學會的歌以及學生寫的日記,培養他們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識字方法,主動識字。
2、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小黑板,上有書上的六個字。
2、學生自由讀生字、詞語。
3、老師讀學習伙伴的話,小朋友們,你們發現了嗎?
4、同桌討論。
5、用“我發現了……”說話,老師鼓勵學生說的閃光點。
6、出示六個生字的卡片,你記住它們了嗎?認一認。
7、出示小黑板,上有“我會填”。
8、請生自由讀題、做題,你發現了什么?請知道的同學說說。
9、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到黑板上來寫一寫。
10、齊讀“我的發現”。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記記”:
⑴ 自由讀詞語。檢查:接力讀、分小組讀、競賽讀。
⑵ 自由選詞組說句子。
2、“我會填”:
⑴ 出示小黑板。
⑵ 四人小組讀句子,討論( )里應該填什么標點符號。
⑶ 請四人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可以說說理由。
⑷ 齊讀“我會填”。
3、“我會讀”:
⑴ 自由讀詩歌,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再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可以問問同學,可以問問老師,還可以查生字表)
⑵ 指導朗讀。指名讀,糾正字音。
⑶ 老師范讀。
⑷ 學生再次練讀,讀熟后背誦,互相檢查背誦,比比誰會背。
⑸ 檢查背誦。指名背,會背的一起背,有感情的背。
4、布置學生收集詩歌,讀詩歌。
三、展示臺
1、讀題,了解要求:
讀學習伙伴的話,了解題意。
2、學生自愿到臺上來長自己在課外學會的歌,可以說說自己是怎樣學會的歌詞中的字是怎樣認識的?
3、展示學生寫的日記,可以請學生來讀一讀。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可的交流、展示,你又認識了哪些字?知道了哪些認字的方法?
第二課時
內容:口語交際
一、讀題,了解要求
二、結合這一單元所學的內容,用“我想做小雷鋒”為題,進行口語交際
1、分成四人小組討論:
⑴ “如果我遇到殘疾人,我會怎么說,怎么做?”
⑵ “僅僅是我們來關心這些殘疾人嗎?你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讓社會上所有的人都來關心他們?”(可以提醒他們用寫倡議書、用畫宣傳畫等方式)
2、四人小組派代表匯報。
三、課堂小結
1、評議:誰說得好?哪個組的計劃好?
2、談談你的收獲。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和幾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2、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并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3、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搜集和整理曾經出游時拍攝過的照片,并回憶當時的情景。
2、小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新思路、效果、反思口語交際1、揭示交際話題:風景優美的地方。同學們,你們去過或最想去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2、大家去過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過那個地方,你能把觀賞到的優美色向大家介紹嗎?假如你最想去某個地方,能講講想去的原因嗎?3、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紹呢?教師板書:結合照片或圖片 說具體說清楚、語言生動形象、4、師巡視,聆聽。 5、評價。1、學生暢所欲言。2、學生思考 3、學生討論4、生生開始交際。可以與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5、全班展示交流。學生自由上臺介紹,相互評說。 拓展延伸 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可是由于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使有些優美的風景失去了往日風采,大家想想看,我們怎樣使祖國的山更青,水更美?學生相互討論,談感想,出主意。教師鼓勵學生當環保小衛士。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新思路、效果、反思 習 作1、聯系口語交際導入。上節課,同學們有聲有色地介紹了自己去過的地方,真讓我們大開眼界。如果把它寫下來,就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寫呢?我們可以從剛學過的幾篇課文中學到一些方法。2、教師聯系本組課文具體指導。 按順序——寫清楚 《富饒的西沙群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美麗的小興安嶺》:春—夏—秋—冬 《東方之珠》: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3、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4、巡視指導。 5、師生共同評點,肯定優點,指出修改方向。 1、與老師一起回顧課文。 2、讓學生背背印象深的語句。 3、學生構思,自主習作。4、學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5、請幾個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點,肯定優點,指出修改方向。6、學生再次修改習作,謄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新思路、效果、反思 我 的 發 現1、教師提問:讀了這兩組句子,大家有什么發現?2、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義。海水有深有淺。 深——與“淺”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 深——久,時間長。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 封——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袋。紙包。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封——密閉。3、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 1、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2、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3、學生舉例說說,還有哪些字也有好幾個意思。 讀讀背背 教師點撥指導1、借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2、指名讀。集體齊讀。3、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4、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可以相互抽查。5、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6、你還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給大家背一背。 讀讀記記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構成特點。aabb式:嚴嚴實實 來來往往 舒舒服服 確確實實abac式:不松不軟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說又笑不慌不忙 不緊不慢 不知不覺 不聞不問1、學生在小組內自讀所列詞語,并說說這些詞語的構成有什么特點。2、全班交流3、學生讀讀記記這三組詞語。4、學生根據詞語的構成特點,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寬帶網指導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如:風景類,物產類;文字類,圖畫類,文字圖畫結合類;……先分類,再交流。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8
教學目標 :復習本單元知識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讀詞有所發現。自由讀一讀詞語,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2.組內交流發現。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發現,聽聽同學的發現。
3.同位互讀詞語。
4.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5.鼓勵積累此類詞語。
二、日積月累
1.讀一讀,想一想。借助拼音讀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體會字義,發現漢字規律。
2.說一說,議一議。和同桌說說自己的發現,討論如何記住八個生字。
3.玩一玩,認一認。兩人一組,一人做動作,另一個人找出相應字卡;一人說字,另一人找生字卡片,兩人再一起讀一讀。
4、“我會填”給出四組形近字,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組詞區別形近字的音形義。教學時可組織小組學習,大家都來講每組兩個字在音形義上的不同。之后分頭用字組詞,最后再交流。
5、“我會讀”安排讀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小詩《一個石頭上姑娘》。朗讀這首小詩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靈,她在呼喚大家都來愛護環境,保護雕像。教學時要以讀為主,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談談體會到了什么,最后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背下這首小詩。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再現情境。口語交際之前,指導兩名學生把小華遇到難題這件事表演出來。
2.小組討論。自己先想一想小華該怎樣做,再和小組同學說一說。有不同的意見 可以討論、爭辯,確定一名同學做代表給小華提建議。
3.提出建議。
4.辯論賽。根據建議的情況,教師按“要記下名字”和“不能記下名字”兩種意見,推舉參加辯論的人,其他同學按自己的觀點分坐兩邊做拉拉隊,開展辯論。
5.兩人一組表演從遇到難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展示臺
此次展示活動,內容較豐富,既可以展示在本組教材學習過程中搜集到的公民道德要求、表現優秀品質的故事、諺語、成語等,也可以展示慶“六一”辦的墻報、寫的詩歌、記錄“六一”活動的日記等。一方面在本組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搜集、準備有關的材料,一方面教師可根據本校或本班“六一”活動確定展示內容,還可以將有關“六一”的展示材料以《慶“六一”》為主題結集成冊,供小朋友日后欣賞和家長傳閱,激發學生主動搜集材料、參與展示的積極性。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一字多義
2、會背優美的古詩名句,培養學生對古詩句的欣賞能力
3、會照樣子寫詞語
4、了解我國的物產和風光資料,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富饒
5、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好地將其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目標1、5、
【教學設計】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最喜歡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
(根據學生回答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們就到這幾個地方去玩玩吧。
2、按景點數分組,組成“旅游團”,選一個“導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導游提問,導游要介紹景點和回答游客的問題。
3、生展示,評出“最佳導游”、“最佳游客”等。
二、習作
1、剛才同學們的介紹真精彩,我們玩得真開心,見到了這么多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最喜歡的景色寫下來讓更多的人喜歡它嗎?
2、選出較優秀的讓學生讀一讀,評一評,改一改。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己讀讀兩組句子和學習小伙伴的話,你有什么發現?
2、你還能知道哪些字也有這樣的特點?
二、日積月累
1、古詩中有很多關于寫景的美句,鼓勵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并背誦下來。
2、自己讀讀三組詞語,你有什么發現?你能照樣子說出其他的詞語嗎?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0
老街
在柳江鎮的北門,有一條街,人們都叫它“老街”。在這里,我度過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記得,這里原來是個喧鬧、擁擠的居民區。一條長長的、狹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著六七十戶人家,整天有嘈雜的聲音,沒有安靜的時刻。可是,住在這里的人都很團結,一方有難,八方幫助,人與人之間親親熱熱。這里的人們和睦相處,尤其是晚上,串串門,拉拉家常,親如一家。我小時候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里,我愛這個地方,愛這里淳樸善良的人們,因為這里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不過現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長長的巷,找不到擁擠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幽靜代替了喧鬧。在十幢大樓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壇,花壇里開著美麗的鮮花,長著嫩綠的小草。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早晨,人們騎著自行車,迎著第一縷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新的一天的勞作。環境變了,就連老街小商店的營業員的態度也變了。他們總是笑容滿面地接待顧客,顧客有什么要求,他們盡量滿足,而且送貨上門呢!
啊!老街!你變了,變得那么可愛!高樓大廈顯示你的富有,花草樹木增添你的美麗,勤勞的人們使你感到自豪。
1、聯系短文內容,說說下面的詞語的意思:(3分)
嘈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粗字正確讀音下面畫“──”:(2分)
喧鬧(xuān xūn)相處(chǔ cǔ) 拔地而起(bá bō)大廈(shà xià)
3、認真讀課文,填空:(2分)
“老街”原來是個 、 的居民區,現在的“老街”, 拔地而起, 代替了喧鬧。
4、仔細讀文章,完成問題:(4分)
⑴ “我”過去愛“老街”是因為 ,“我”現在贊美“老街”,是
因為 。
⑵ 你變了,變得那么可愛!
“你”指的是 ,可愛表現在 。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1
一 教學目標 :
1 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2 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二、 課前準備:
1 搜集關于鄉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 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 復習詞語:
1 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 聽寫詞語。
3 同學們,在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現,試著說一說。
二 我的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現。
1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 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3 組內交流。
4 換一換,將加點的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還會發現什么?
5 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三 日積月累:
1 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 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課后反思:
第二、三、四課時 口語交際 習作 展示臺
一、 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時間活動中又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二、 口頭交流展示:
1 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三、 習作:
1 精彩回放:
讀一讀:上節課整理好的好詞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容。
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鄉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 學生習作:
教師啟發思路。
教師個別指導。
同桌互相交流
推薦代表交流
師生共同評議。
獨立進行修改
3 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畫展或照片。
課后反思: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2
小學語文第七冊《語文園地六》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共安排了五個方面的訓練內容,分別是“感謝和安慰”的交際訓練、“勝似親人”的習作訓練、“我的發現”的閱讀方法訓練、誦讀《過故人莊》的積累訓練、朗讀理解《杏林春滿》的成語故事訓練等。在設計指導過程的時,我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的儲備狀況,側重了幾點:一是整合資源,將“我的發現”和“成語故事”結合起來進行;二是注重了學習方法的自主性,將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有效交流結合起來;三是適度進行拓展訓練,在習作訓練中,不僅讓學生寫出來,而且還引導學生將習作“寫出去”。這樣設計并實踐,確保了訓練目標的實效性。從實踐來看,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一)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園地”的勞動。比如在“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訓練”中,老師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分組學習,由于調控得當,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參與的有效性在這次訓練中體現得很充分。
(二)讓所有的學生在“園地”里都能形成勞動技能。比如“口語交際”訓練中,不僅訓練學生“好好說”,更要求學生養成“好好聽”的習慣。在“我的發現”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了“小林”和“小東”的讀書方法后,還啟發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總結,促使了閱讀技能的形成。
(三)指導體現了有序性、拓展性。如“口語交際”訓練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識水平,以理解“感謝”和“安慰”為切入點,有利于學生圍繞中心表達。另外,還適度地把學生引向“園地”以外,如回去把“感謝”和“安慰”的故事講給父母聽,習作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后發給媒體等。
(四)注重了整合,體現了綜合性。如訓練了“我的發現”以后,為鞏固形成的經驗,引導學生練習閱讀“成語故事”。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3
一.學習目標:
1.啟發學生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復習漢字。
2.通過詞語搭配練習,學習準確運用詞語,不斷積累詞語。
3.了解詞語重疊后在表達上的不同,并學說這樣的詞。學習猜謎語。
二.課前準備
1.“蘋果樂園”圖及“紅蘋果”粘貼紙。
2.“房子”圖。
3.本課第二題中的詞卡。
三.教學過程 :
(一)談話激趣
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香香甜甜的果子真誘人啊!今天老師要帶著你們漫游語文園地。在園地的深處有一座蘋果樂園,在那里,智慧老人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棵蘋果樹。哪個小組的小朋友肯動腦筋、會學習,他們小組的蘋果樹上就會結出一個個有香又甜的紅蘋果。(出示蘋果園)
(二)我會說
1.出示題目。(出示“房子”圖,上面寫著偏旁)同學們知道這些房子里都住著誰嗎?(房子里住著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2.小組學習。
A.小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們要拜訪誰的家?(如:我們要拜訪“走字兒”的家)
B.請找出你們拜訪的主人,比一比哪個小組找的又快又好。
3.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板書。哪個小組說的最多,就在哪組的蘋果樹上貼一個紅蘋果。
4.口頭組詞:這些字自己住在房子里多孤單呀,我們給他們找些好朋友吧!
5.擴展練習:你們能幫他們找一些新鄰居嗎?(學生交流課外認識的漢字)
A.在老師分的“房子”圖上寫上其他偏旁,并說說誰住在里面。(小組合作學習)
B.集體交流,給說的好的小組貼一個紅蘋果。
(三)我會連
1.小組合作連線,派代表匯報。
2.游戲“找朋友”:老師將詞寫在詞卡上,分給學生,學生找到對應的詞,然后讀出來。(找對了就貼一個紅蘋果)
3.看圖鐵詞語。(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把詞貼在圖下)瞧!這些圖片也來找朋友了,誰來幫幫忙呢?(找對了就貼一個紅蘋果)
(四)讀讀說說
1.過渡:看,蘋果樹上的紅蘋果越來越多,小朋友高興嗎?(高興)那就讓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來讀讀這些詞語吧!
2.小組討論:每組前后兩個詞語有什么不同?
3.集體交流。(誰說的好就給他們小組貼一個紅蘋果)
4.你知道還有哪些詞也能這樣說嗎?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五)我會猜
1.過渡:同學們真聰明,每棵蘋果樹上的蘋果都不相上下。怎么辦呢?智慧老人準備了兩則謎語來考大家,看誰能得到最后的勝利。
2.先自己輕聲讀一讀,讀會了就悄悄告訴自己的好朋友。
3.集體交流:分組讀謎語、猜謎語,猜對的同學要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4.擴展活動。
A.在小組里互相猜謎。
B.小組挑戰:以小組為單位向其他小組挑戰,勝利的一方可以得到一個紅蘋果。
《語文園地六》綜合資料 篇14
【我的發現】
1、我會填:
取+□=趣 干+□=趕 □+方=仿
□+子=字 袋-代=□ 活-氵=□
題-頁=□ 張-弓=□
2、我會認:
【口語交際指導】
1、分小組討論我們身邊有哪些垃圾,這些垃圾都是從哪里來的?
2、再說一說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3、各小組根據計劃設計未來垃圾處理場,可以寫,可以畫,也可以制作成模型。
【口語交際例文】
我們周圍每天都會有很多垃圾,例如我家每天都有滿滿一大袋,有時家里來了客人,垃圾還要多呢!這些垃圾我們一般都扔到社區專門設立的大垃圾箱里。第二天一大早就會有環衛叔叔開著藍色的大卡車將它們運走,而且社區的街道每天都會有穿著黃色馬夾的阿姨們清掃。他們為了搞好我們社區的衛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覺得未來的垃圾處理場應該是全自動的,能變廢為寶的自動化裝置。環衛部門的叔叔們將分門別類的垃圾投入自動化垃圾處理器里,從另一端就會源源不斷地冒出又能重新使用的東西,那該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