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朋友(精選4篇)
小鳥朋友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2.繼續(x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三、教學難點
繼續(xù)指導學生初步將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讀出來。
四、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詞卡或課件。
五、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融情入境。
1.(課件出示畫面)下午下起了陣雨,雨停后我和大寶一起回家。
在路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
2.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快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同學們,假如你找不到媽媽了,你當時會是什么心情?會說什么?
4.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想一想應該怎樣讀,先自己練一練,然后讀給旁邊的小伙伴兒聽聽。
指名讀。
5.看!這就是兩只離開了媽媽懷抱的小鳥,它們多可憐呀!大家愿不愿意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來幫助呢?課文中的兩個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樣,把這兩只小鳥作為自己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1課,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齊讀課題:小鳥朋友。
(二)初讀課文,音準句通。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讀。(聽清字音)
2.請學生借助生字表畫出生字,并反復認讀。
3.同桌互相指讀識字卡片。
4.教師指名認讀——帶讀識字、詞卡片。
5.請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6.小組學習:互聽、互評、互助。
7.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生聽、評,重點指導讀好長句中的停頓。)
(三)讀文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1.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說明大意)
2.學文理解,感悟語言。
學習第二自然段,精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
(1)從哪兒能看出來兩個小朋友是精心喂養(yǎng)小鳥的?
(2)你們能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自由練讀,指名反饋。
(3)真是精心極了。可小鳥快樂嗎?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4)面對并不快樂的小鳥,兩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誰來讀讀書上的語句進行回答?
(5)請學生練讀,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發(fā)散想象,感悟真情。
(1)指名說說小鳥是怎樣回到鳥媽媽身邊的。
(2)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鳥媽媽。當你看到自己的小寶寶又回到自己的身邊時,你們會怎么想?怎么做?
(3)鳥媽媽們,你和小鳥在說些什么呢?
(4)兩個小朋友聽了小鳥一家的歡歌笑語后又會想些什么呢?
(5)請學生自讀課文。鼓勵學生將自己感悟到的意思讀出來。
(6)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也能讓小鳥回家呢?
(四)作業(yè)。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復習生字,自主記憶。
1.教師課件演示:請學生帶讀生字詞,指名認讀生字。
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請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3.小組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最有效的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1)窩:它是穴寶蓋,下面是一個扁口和內字。
(2)捧:左邊是提手旁不是木子旁。
(3)爬:是爪子旁不要記成西瓜的瓜。
4.指名反饋:教師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三)指導書寫。
請學生找出自認為比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指導學生觀察結構特點,把字寫勻稱端正。
1.帶:注意這個字的筆順。
2.歡:右邊是個“欠”字不要寫成“反”字。注意左窄右寬。
3.他:寫時一定要注意右邊“也”字的占格。
(1)課件演示或出示識字卡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
(2)請學生當堂進行寫字練習:
一個字寫一遍,難寫字可練寫兩遍。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輔導。)
(四)作業(yè)。
1.認真抄寫生字。
2.有興趣的學生自選2~3個詞語練寫一句話。
小鳥朋友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愛鳥,護鳥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與鳥和平共處的環(huán)保意識。
2、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鳥,知道它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以及它們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森林圖片
孩子們,你們看,這里是哪里?(大森林圖片)我們,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好嗎?
2、播放鳥叫聲
提問:這是什么聲音?(啄木鳥,燕子飛出)它們飛的很匆忙,我們來問一下它們要去哪好嗎?(小燕子回答:我的寶寶肚子餓了,我正要抓蟲子給它們吃呢。啄木鳥回答:剛才我接到電話,聽說森林里的大樹病了,我正趕著給它們治病呢)一起打招呼說再見。
二、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鳥
1、小朋友們,鳥兒聽說我們來了,都出來歡迎我們了。(出示布置好的幾種常見鳥類的圖片墻,有鴿子、鸚鵡、老鷹、燕子)
2、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只小鳥來做好朋友。(幼兒每人到墻上取一只小鳥圖片)
3、請幼兒介紹自己手里拿到小鳥你認識嗎?叫什么名字?長得什么樣?有什么本領?
4、教師著重介紹貓頭鷹和烏鴉兩種鳥。
三、觀看鳥的圖片
1、除了這些鳥,森林里啊還有很多的鳥,老師這里有好多鳥的圖片,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下。
2、教師總結小鳥很能干,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他們。
3、跟著老師一起做小鳥飛的動作把自己手里的小鳥送回家。
小鳥朋友 篇3
活動目的:
1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鳥類知識。
2 、在研究活動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懂得與他人合作。
3 、懂得如何愛護小鳥,體驗人與鳥、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到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的道理。
活動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習慣,懂得與他人合作。
活動準備:
有關鳥類知識的圖書資料:筆記本、彩色鉛筆或蠟筆等,做鳥巢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活動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全世界共有多少種鳥嗎?
二、活動步驟:
1 、提問:
( 1 )小鳥吃什么?
( 2 )怎樣才能成為小鳥的“朋友”呢?
( 3 )你查到了哪些資料?
2 、小組討論:
( 1 )怎樣給小鳥做個巢。
( 2 )我們怎樣愛護鳥?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鳥,了解了鳥的生活習性。懂得了如何愛護小鳥,體驗人與鳥、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到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的道理。
教學后記:
本課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獲取新知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了解了更多的鳥類知識。
小鳥朋友 篇4
設計思路:
"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小朋友們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教育的資源非常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等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親近鳥。不同的鳥來有著不同的外表,但它們也有相同的特征。《綱要》指出,“要與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認為,引導幼兒探索鳥類的形態(tài)特征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對鳥類的好奇心,使他們愿意主動觀察與探究鳥類的外形特征。
2、可以對鳥類進行觀察、比較,并能積極和他人交流分享。
3、能按照指定的標準來區(qū)分鳥類。
活動準備:
鳥鳴的背景音樂,鳥類的PPT一份
活動過程:
1、播放自然界鳥叫錄音,引導幼兒進入鳥的世界。
教師出示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鳥?并出示相關的圖片,重點突出鳥類的基本特征。
(1)身穿黑長袍,尾巴像剪刀,愛在屋檐下,捉蟲喂寶寶。(燕子)
(2)有種鳥兒本領高,尖嘴會給樹開刀,壞樹皮全啄掉,勾出害蟲一條條。(啄木鳥)(3)遠看像只貓,近看像只鳥,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覺。(貓頭鷹)
2、引導幼兒討論鳥的.外形特征。
(1)分組討論:觀察不同鳥類的圖片(PPT上面的圖片可再多一些),說說鳥類的共同特征。(身上有羽毛、前肢成翅膀、飛行、卵生——要用日常概念解釋下)
(2)集中交流:組織幼兒一起分享大家的發(fā)現(xiàn),請幾位小朋友來發(fā)言:你們發(fā)現(xiàn)鳥類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滿足其中的哪些條件才算是鳥類呢?教師在幼兒交流完后,再次強調鳥類的必要特征。(此處可張貼一些圖片用以說明其關鍵特征)
3、引導幼兒聯(lián)系其他動物,擴展經驗
教師可以說:這一天,森林里的鳥類組織了聚會,好多好多的小鳥都來參加了,但也有一些迷糊的小動物走錯地方了,請小朋友們來看看誰走錯了——出示蝴蝶、雞、蝙蝠、企鵝等圖片,請幼兒辨別。
4、小結部分
教師再次給小朋友鞏固鳥類的特征,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不同的鳥類,它們跟我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燕子吃害蟲,貓頭鷹是捕鼠能手,還有鴿子是送信的使者···它們都為人類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們小朋友要保護這些益鳥,不要傷害它們!”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讓爸爸媽媽周末帶你們去花鳥市場看看都有哪些小鳥,回來后可以跟大家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