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七單元大山,你好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1)老師完整彈奏歌曲《親愛的回聲》,學生默唱歌曲2)鞏固歌曲演唱5.老師提問: 這首歌曲表達了小朋友熱情、歡快的情緒,運用你學過的音樂知識,說說我們可以哪些方法表現?6.學生有感情地演唱《親愛的回聲》7.創設情境,學生分角色表演歌曲“回聲”復習mf f mp 聽賞歌曲第一遍,熟悉歌曲內容出現了6次回聲聽賞第二遍,演唱歌曲中的“回聲”部分了解六八拍的強弱規律聽旋律律動在律動中加入演唱老師完整彈奏學生默唱歌曲鞏固歌曲演唱可以用輕巧的聲音,強弱對比等有感情地演唱《親愛的回聲》分角色演唱歌曲四.課堂小結音樂無處不在,同學們用你們敏銳的耳朵去尋找美妙的音樂吧!去尋找生活中美妙的音樂
教學后記:
在這堂課中,我緊緊圍繞“回聲”來展開教學。一開始就用回聲效果的問好引出主題——回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學生對回聲這一現象的討論中,激發學生對學習、對大自然的興趣。緊接著的回聲游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回聲的特點,感受強弱的對比,為后面歌曲的演唱做準備。在新歌教學部分,我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和音樂感知、模仿能力。通過模仿,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學會歌曲。在結尾二聲部處,我讓學生用豎笛來幫助自己建立音高概念,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唱出兩個聲部不同的感覺,以達到唱準六度音程,使合唱和諧統一的目的。在完整演唱歌曲之后,我讓學生把自己剛才創造出來的回聲來加入到歌曲中,既使學生的積極性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又使歌曲變得更加豐富,更具表現力。最后,讓學生在拉索的合唱《回聲》中,進一步體驗和聲之美、回聲之美,帶著美的享受、美的回味結束這一課。新課標第一網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 5月25日~5月27日教學內容:1. 欣賞二胡獨奏《空山鳥語》2. 學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教材分析:1. 《空山鳥語》(二胡獨奏)劉天華創作于1918年,定稿于1928年,采用造型手法,生動地表現了深山幽谷中百鳥爭鳴的美麗景象,生機盎然,充滿了蓬勃向上,優美會展的氣質。2. 《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抒發了山里的孩子心愛山,立志將山鄉建設得更美好的自豪情感。全曲旋律流暢平穩,節奏雖多用十六分音符,但一字多音的技法又使歌曲顯得平和,歌曲字里行間透出濃濃的山野氣息。教學目的: 1.《空山鳥語》引導學生沉浸在音樂作品中,靜靜體會作品的韻味。引入音樂的意境之中。2. 學生能用自然、流暢、平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教學重點:1.通過欣賞感受二胡樂曲《空山鳥語》中的造型手法和抒情技巧。 2.引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教學難點:唱好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技法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按照老師要求進行發聲練習二.欣賞樂曲《空山鳥語》1. 創設情境: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從這些詩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2. 老師談話: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在歡唱,仙樂飄飄,回蕩在峰巒間,流淌在澗谷間。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滄桑了么?那么,除了敞開自己的心靈,還要做些什么呢? 3. 播放樂曲《空山鳥語》 :引導學生在音樂聲中,輕聲地誦讀這段文字,再展開自己的想象,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4.請學生模仿二胡演奏形式,再來感受一遍體會王維這首《鹿柴》的意境對著音樂展開想象再模仿二胡演奏形式感受一遍三.學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愛山》1.有一群山里的小朋友聽到這首樂曲后,不由自主得唱起了一首歌《山里的孩子心愛山》 。老師播放歌曲,學生聽賞第一遍。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3.帶領學生欣賞歌曲第二遍,學生輕聲跟唱,對歌曲有整體的感受4.老師彈奏鋼琴,學生分句學唱5.解決重難點小結6.鞏固歌曲欣賞歌曲第一遍,熟悉歌曲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聽賞歌曲第二遍,輕聲跟唱。分句學唱解決重難點小結鞏固演唱四.小組表演歌曲1.伴隨音樂,創編動作2.分小組歌曲表演3.活動評價伴隨音樂創編動作分小組進行歌曲表演活動評價五.課堂小結 啟發學生要像大山那樣心胸博大、沉穩寬宏、激發學生對大山的向往,讓學生說說可以用什么形式和山里的孩子交朋友,開展手拉手活動,共同探索大山的奧秘,開發大山無窮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