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第十一冊音樂教案
2、能夠演唱歌曲《紅河谷》和《拉庫卡拉查》,能表現兩首歌曲的不同情緒,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3、聆聽《平原,我的心》和《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奏特點。
4、結合歌唱、欣賞活動,參與敲打節奏等創造性活動。
三、重點: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奏特點。
難點:模仿墨西哥舞蹈參與。
四、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演唱《拉庫卡拉查》
1、用富有感情的范唱或錄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歌曲留有完整的印象。
2、引導學生用視唱法學唱。
3、用歌詞帶動學唱歌譜。
4、學生用指揮劃拍的方法輔助學唱。
5、教唱的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注意情感表現問題。為了表現好歌曲的感情,引導學生解決呼吸、句法及圓潤而自然的歌唱聲音問題。
6、盡量學唱英語歌詞。利用課余時間請英語老師協助教唱。
二、欣賞《平原,我的心》
1、完整地聆聽音樂。引導學生注意歌曲、樂曲鮮明的民族風格,尤其是它們的節奏特點。
2、為導入本課課題,讓學生聽幾個拉丁美洲音樂片段,讓學生來聽辨、判斷,進而深入課題。
3、為使學生感受、體驗、理解拉丁美洲民族民間音樂的特殊風格,除了認真聆聽、演唱作品外,還給學生講解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如:地理、歷史、文化、習俗等。
三、完成編創活動。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演唱《紅河谷》
1、用富有感情的范唱或錄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歌曲留有完整的印象。
2、《紅河谷》這首歌的音域不寬、節奏平穩、旋律簡潔樸實,學起來比較容易。引導學生用視唱法學唱。
3、要學生注意準確起唱,不搶拍。通過指揮手勢引導學生。
4、教唱的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注意情感表現問題。
二、聆聽《化裝舞會》
1、完整地聆聽音樂。引導學生注意歌曲、樂曲鮮明的民族風格,尤其是它們的節奏特點。如:
霍羅波舞節奏,可用稍快的三拍子節奏感受、體驗、表現;
搖滾節奏,可用課本“實踐與創造”的第三題來感受、體驗、表現;
探戈節奏,可用下面的提示來感受、體驗、表現。
2、為使學生感受、體驗、理解拉丁美洲民族民間音樂的特殊風格,除了認真聆聽、演唱作品外,要適當地講解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如:地理、歷史、文化、習俗等。鼓勵學生搜集資料并參與課堂討論。
三、完成編創活動。
四、小結。
第三課時
一、繼續學習歌曲《紅河谷》
1、為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潛能,鼓勵學生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如:領唱、合唱、用哼鳴伴唱等。
2、這首歌曲的二部和聲十分規整簡潔,對表現歌曲的情緒來說很有效果。因此,要盡量唱好二聲部合唱。
二、結合本課的拉丁美洲歌曲、樂曲,進行“編創活動”。
三、小結。
第四課 芬芳茉莉
一、教學內容:
1、表演《外婆的澎湖灣》、《牧場上的家》。
2、聆聽《可愛的家》、《天黑黑》、《回家》。
二、教學目標:
1、本課五首中外反映“家”為題材的作品,其音樂的風格、題材、體裁,均各有特點,我們可以從中感受音樂的人文性,“家”的可愛,“家”的樂趣。
2、改編也是一種創作活動,我們從改編《牧場上的家》中獲得創作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