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的節日》《火把節之夜》
教學內容: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日》和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教學目標:
1、繼續培養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能隨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該民族樂器常用的民族樂器鷹笛和手鼓,了解火把節的概況和民族樂器的中阮。
3、學習演奏手鼓,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表現傣族潑水節歡快情景的歌曲《快樂的潑水節》,今天我們要到傣族的山鄉去“旅游”,參加他們的火把節,F在我們先來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
2、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
提出要求:同學們已經到了四年級了,今后欣賞的樂曲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聽,器樂曲沒有歌詞,該怎樣欣賞呢,首先能跟著哼唱幾遍,以后有一聽到這個主題就能說出這樂曲的曲名和作者,這也是我們欣賞音樂的重要目標之一。再者,聽音樂時要根據樂曲的標題展開聯想和相象,想象越豐富,你對樂曲的理解就越深,對“對音樂語言”就越熟悉。最后,還要注意樂器的音色。
。1)初聽樂曲。隨教師學唱主題a,要求能初步記住。
。2)復聽主題a。
。3)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
。4)完成課本上的作業:為a、b兩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語。
3、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日》
。1)簡介塔克族及鷹笛、手鼓。
(2)初聽樂曲。
。3)隨教師學唱主題,要求能初步記住,邊用“x.”的節奏型為這一主題伴奏。
。4)學習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學生持手鼓實踐,部分學生模仿擊手鼓的動作。
(5)教師奏主題音樂,學生用手鼓伴奏。
。6)復聽樂曲。
4、小結:
教學反思:學生能專心投入的欣賞音樂,學習用手鼓的為音樂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