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春天在哪里》教學設計
四
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
1、聆聽“春姑娘”給大自然帶來了哪些奇妙的聲音,學一學并進行多聲部節奏訓練。 師:春姑娘還給大自然帶來了許多美妙的聲音呢!大家聽! 利用cai課件播放春天大自然的聲音。 師:你們都聽到了哪些美妙的聲音? 師:春天有這么多美妙的聲音,我們一起來模仿吧! a出示多聲部節奏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布.谷 布.谷 布.谷 布.谷b分組練習 2、欣賞“春姑娘”給大自然帶來的美景,并用肢體進行模仿。 3、學生分組表演春天里的其他事物 (故事梗概:春姑娘來到了田野上,小動物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終于蘇醒了,它申了一個懶腰,大狗熊揉了揉眼睛,慢慢地從樹洞里爬了出來。小蛇也吐著芯子從洞里鉆出來,小青蛙也歡快的跳了起來。春姑娘來到了小河旁,小植物也慢慢的長了出來,小柳條發芽了,它隨著溫暖的春風拂動著。春姑娘又來到了我們的身旁,我們脫掉了厚重的棉衣,到室外放風箏、做游戲,小朋友們真高興。)聆聽春天帶給大自然奇妙的聲音,感受春天的美好。 學生思考做答。 學生用聲音模仿雨聲、雷聲、青蛙的叫聲。 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分組、分聲部練習。 欣賞春天的美景并用肢體模仿。 學生表演春天里的動物、植物和人物。學生通過聽春天的聲音,模仿春天的聲音,體會聲音的高、低、長、短,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敏銳的聽辨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感受多聲部的效果,同時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 開闊學生的思路。五、
欣賞春天的歌
欣賞有關春天的兒童歌曲《小雨沙沙沙》、《滴哩滴哩》。學生欣賞歌曲,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旋律。通過欣賞多首歡快的歌曲,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春天的旋律,激發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六、
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踏著春姑娘的腳步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吧!隨音樂邁著三拍子舞步走出教室。課后反思 由于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更是愛唱、愛跳,所以我選擇了以舞蹈教學作為本課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說、唱、思、舞蹈等活動進行感受、表現與創造,使學生通過藝術體驗,感受春天的美妙。本課我把三拍子舞步的學習作為教學重點,通過舞蹈教學使學生感受3|4拍旋律和強弱變化。 在本課開始時我頭戴花環身著綠衣扮演春姑娘跳著優美的舞步進入課堂,學生感到十分的新奇,馬上全神貫注地欣賞起來,引發了學生的探究心理。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示范每一個舞蹈動作,力求做到優美、到位,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學生們則情緒高漲,快樂地和我跳起舞來,一同感受春天的旋律。在舞蹈的過程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歌曲的印象,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音樂表現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展。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感受春天,我從多方面入手,通過聽、看、模仿創作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悅耳的音樂和形象的刺激,學生的情緒處于高度亢奮狀態,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良好傾聽習慣。敏銳的聽辯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尤其在多聲部的訓練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多種聲音多聲部的和聲效果,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 點評 本節課是小學藝術“同課異構”觀摩研討活動中的一節以“舞蹈教學”為切入點的藝術課,“同課異構”是藝術課中一種新的體驗和嘗試,從不同的切入點給孩子以藝術的熏陶、審美的體驗。這節課教師以對學生進行感受春天的美感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感。整節課的設計都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從教師頭戴花環,身著綠衣扮演春姑娘讓學生感受“春的腳步”,到發揮教師個人舞蹈特長引導學生學習前進步、后退步、橫追步“與春共舞”,再到啟迪學生來到田野、山間“傾聽春天的聲音”,“欣賞春天的歌曲”,步步相連、環環相扣。既有人文教育,又有相關的技能教學,且融合性緊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年齡特征。向人們展示了富有春天氣息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