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四單元 “花之歌”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小學音樂第四單元 “花之歌”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第四單元 “花之歌”
單元分析:
本單元安排了學唱歌曲《五月的夜晚》、《美麗的太陽花》、《我愛米蘭》、欣賞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古箏獨奏和女聲獨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以及采集與分享等音樂活動。通過唱、聽、動、奏等活動,將音樂知識、音樂表現(xiàn)與生活常識有機地連在一起,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幫助他們從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中感受、體驗其共同蘊涵的美好象征。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本單元的音樂作品,能初步分辨不同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在表現(xiàn)同一題材時它們之間的異同;并能對本單元的音樂作品變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2. 在“采集與分享”、“我的創(chuàng)造”等活動中,學生學到有關花卉禮儀方面的知識,并受到與“花”有關的文化藝術的熏陶。
3. 通過音樂作品感悟表現(xiàn)“花朵”這一題材的音樂作品的美的內涵,體驗“祖國的花朵”在黨的陽光下幸福開放的心情。學習用優(yōu)美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表現(xiàn)本單元的歌曲。把對生活、對長輩、對老師的熱愛之情在歌聲中體現(xiàn)出來。
本單元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 “五月的夜晚”
教學時間:
4月11日~ 4月13日
教學內容:
1.聽賞歌曲《花之圓舞曲》
2.學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教材分析:
1.《花之圓舞曲》(管弦樂)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這首圓舞曲是《胡桃夾子》里最著名、流傳最廣的一首舞曲。它是克拉拉(又名瑪麗)隨著王子來到“童話王國”,百花仙子為歡迎她而跳的一段舞蹈的伴奏音樂。這段舞蹈造型優(yōu)美,舞臺上活動的花環(huán)和花球十分絢麗。和《糖果仙人舞曲》以及其它一些舞曲相比較,《花之圓舞曲》要長得多,樂曲的結構為復三部曲式。本課節(jié)選其中的第一部分作為學生欣賞內容。
2. 《五月的夜晚》這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調純樸簡潔,旋律以級進和四度跳進相間,起伏委婉,頗具特色。其中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完全相同。歌中保持音的運用,給人以纏連延綿的感覺,使人仿佛看到五月的夜晚白霧繚繞,輕紗彌漫的景象。歐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來臨,歌曲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
教學目標:
1. 指導用飽滿優(yōu)美的聲音唱《五月的夜晚》,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
2. 啟發(fā)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體驗音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欣賞“花之圓舞曲”,體驗孩子在大自然歡笑的情景。
教學重點:
1.演唱歌曲《五月的夜晚》,欣賞匈牙利美麗的風景,在柔情的意境中感受異國風情,找找相同樂句,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演唱歌曲,結合采集與分享的活動了解各種花朵的話語。
2.欣賞管弦樂《花之圓舞曲》,了解故事情節(jié),通過多種形式的視覺體驗,感受樂曲中表達的音樂形象。聽辨演奏樂器,說出樂器名稱,能隨著三拍子的韻律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各種花朵的形象。
教學難點:
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要注意樂句的表達和處理。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 備注
一. 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發(fā)聲練習
1 2 3 3 4 5 5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