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媽媽》教學設計-
《樹媽媽》教學設計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小學 姜宇
教學理念: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充分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樹媽媽〉是小學二年級三冊教材上的一首歌曲,我在設計本課時,考慮到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模仿,愛幫助人,有愛心等特點,所以我以趣味性的多媒體演示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發展音樂的感受、表現能力及創造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能同過聆聽歌聲時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初步培養學生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并通過自制樂器的演奏和小組合作表演歌曲內容,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鞏固四三拍節奏型的特點,初步認識休止符。
情感目標:通過歌曲動作的創編和給歌曲伴奏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他們的創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發揮。還培養了他們熱愛大自然和小動物的思想感情,體現了他們的愛心。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表現四三拍節奏的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打擊樂器、大歌單、鋼琴
程序
教的活動
學的活動
設計意圖
音樂律動
師播放音樂《火車開啦》,和學生隨著音樂做著開火車的動作,微笑熱情地帶領學生進入教室。
學生隨著音樂進行律動,跟著音樂歡快的拍手、剁腳。
和學生拉進距離,讓學生感到教師親切容易接近,從而為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打下基礎。
組織教學
情景引入,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樹媽媽》的主旋律,而后睜開眼睛欣賞樹林里各種各樣的鳥飛來飛去和發出歡快的叫聲。
學生閉上眼睛傾聽進入情景感受美妙的音樂。
睜開眼睛觀賞畫面把自己融入其中。感受鳥兒歡快的心情。
根據低年級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安排此環節激發小學生熱愛大自然和小動物的思想感情,為一下環節作下鋪墊,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發聲訓練
小朋友們剛剛聽了各種小鳥的叫聲,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叫聲呢?能告訴老師么?
師唱:我是一只小雞,小雞怎樣叫?并有此引入發生訓練師問各種小動物的叫聲。
學生興趣高昂接唱小動物的叫聲,自然地進行了發聲訓練。
根據小學生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和他們平時的觀察和積累,對小動物的叫聲熟悉接近生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很自然的達到了發生訓練的目的。
學習歌曲
多媒體課件演示小鳥飛來飛去,站在樹枝上的小鳥下面貼了節奏卡片。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小鳥也歡迎你們來到樹林里做客,可是小鳥有問題不能解決,想讓小朋友們出出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