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三單元兒童劇場教學設計
1、復習歌曲《哆來咪》。2、復習歌曲《雪絨花》(1)齊唱,練習用悠長的氣息、輕柔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2)師生齊唱英文版的,改正咬字發音。生:京劇。2、結合過去學過的內容交流對京劇的認識,說說京劇的相關知識。 生:京劇的表演形式有唱、念、做、打。 生:京劇伴奏樂器三大件是京胡、二胡和月琴。 生:京劇里的角色行當有生、旦凈、丑。1、了解劇情。 由一名學生或全體學生一起讀一讀書上p28關于京劇《三岔口》的介紹。2、觀看京劇《三岔口》的演出片段,進一步了解劇情,感受該片段的表演形式。3、生:人物在表演時沒有對話,也沒有唱。 生:演員完全是用動作來表演故事情節的。(1)打一打鑼鼓經:四擊頭的節奏。(2)每4個學生一組,代表4鐘打擊樂器,練習合作演奏這段鑼鼓經。(3)請到的小組表演。生:穿黑衣服的是劉利華。生:他是蹲著做動作的。1、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回答: 生:因為他去行刺,心里害怕所以不敢站起來。2、讀一讀書上p29對“矮子步”的介紹。3、生:童話故事《白雪公主》里的7個小矮人。4、分小組模仿劇中“矮子步”的表演方式和姿態,進行表演練習,其他同學對表演的同學在動作規范和肢體的感覺上進行幫助和評價。
引導學生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在交流中回顧過去對京劇知識的掌握,進一步加深對京劇的認識。通過觀看視頻《三岔口》片段,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啞劇的表現形式。感受和了解京劇藝術中的啞劇表演形式,對傳統京劇藝術表演有初步的認識。表演鑼鼓經的節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分析戲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矮子步”是戲劇表演中丑角特有的體態表演形式。通過參照京劇《三岔口》中“矮子步”的表演,即興模仿,體驗虛擬表演形式的趣味。授課時間:3/21:五(4)、五(2) 3/22: 五(1)、五(3) 3/23: 五(5) 八、教學后記:本單元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漲,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看了《音樂之聲》的vcd,在觀賞中,學生對于影片中的幾首經典歌曲有了很深的了解,不用一句句的教唱他們也能隨口哼哼。京劇《三岔口》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對于京劇學生還是比較陌生,對于我同樣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教學前我查閱了一部分的資料,雖然在課堂上對于一些簡單問題有了明確的解釋,但對于更多的問題還是感到力不足的。通過這幾堂課我深刻的感覺到平時要多充實各方面的音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