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乃喲乃教案
乃喲乃教學目標:m
1.通過學唱和表演《乃喲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兒歌的特點,體驗土家族民歌的風格和韻味。
2.能初步聽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隨著音樂準確地讀出節奏和歌詞。
3.引領學生走進土家族的山寨,再說一說、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音樂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4.能夠主動參與小組的活動,在活動中拉近于音樂的距離,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感受并表現土家族歌曲的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音符和節奏條、各種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m
一、師生問好。
師:12 34 | 5 - |
同學 們 好
生:51 5 | 51 5 | 54 32 | 1 -‖(前面兩個1是高音的)
老師 好 老師 好 老師 您 好
二、導入新課:
師:(出示中國地圖)同學們知道地圖上的這只“大公雞”代表哪兒嗎?(中國)那老師有幾道問題想考考你們: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你知道共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個)
(2)我們是屬于哪個民族的?(漢族)
師總結:對了,我們漢族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3)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呢?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個勤勞質樸、心靈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一帶(指地圖),名字叫做土家族,大家想去嗎?(想)那就讓我們排起隊伍,乘著歌聲的翅膀,一起向土家族出發!(隨《乃喲乃》音樂做律動。)
三、節奏練習:
導語:土家族到了!咦?怎么沒人來迎接我們呢?讓我來看看!原來是土家族傳說中的小歌仙給我們出了個難題,不過這可難不倒我們,對嗎?誰來幫老師解開這條節奏密碼呢?
節奏條: x | x | | x ‖
1.先找學生試拍,教師糾正。
2.集體拍、分組拍(1、3小節一組,2、4小節一組)。
3.拍電報游戲:將學生分成組,按順序每組拍一小節,依次類推。
師:同學們拍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拍出密碼,去拜訪土家族吧!
四、播放幻燈片:土家族的風俗文化相關圖片。
1.圖片內容:土家族的服飾、吊角樓、工藝品、擺手舞、社巴節……
2.師隨幻燈片的播放簡單介紹圖片內容。
師:大家快看!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裝,漂亮嗎?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個山清水秀、景色優美的好地方;這是他們的住房——吊腳樓;這是土家族名揚海內外的手工藝品——織錦;看!土家姑娘在采茶;這是土家族最熱鬧的傳統節日——社巴節;在這盛大的節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擺手舞,多熱鬧啊!知道這是在干什么嗎?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慶祝豐收呢!
五、視唱練習:
導語:快看!山寨大豐收了!我們來瞧一瞧,山寨里都種了些什么?(橘子、茶葉、草莓)我們來幫他們采摘吧!
1.走下座位模仿摘草莓、茶葉、橘子的動作。(草莓長得低,茶葉在腰間、橘子長得高)
2.通過采摘,你們有什么發現?m
3.你們聽,它們還會唱歌呢!(草莓唱do,茶葉唱mi,橘子唱sol)
4.隨琴唱一唱do、mi、sol的音高。(用柯爾文手勢來表示)
5.每組用“ x”的節奏任意將1、3、5三個音搭配,師彈琴帶領學生唱一唱。
六、新歌教學:
(一)初聽歌曲,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語言風格。
導語:土家族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就是用1、3、5三個音符編寫的,既然我們來到了土家族,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