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我們學校的合唱節
上
在歌唱時,聲音在共鳴位置要相對提高,這是“上”字的主要含義,亦即保持聲音的高位置;其次,“上”字還含有如何唱好高音的問題。關于“上”有下列幾點要求:(1)在曲調進行中遇到向上的大跳,要注意聲音的提位,這就是增強氣息,同時仿佛唱得更為遙遠了。(2)讓口腔容積略微增大,同時頭微低,使之有居高臨下之感。(3)讓聲音更為關閉,比如在“啊”音中增添“噢”的成分,就可以達到這一效果。(4)唱特別高的音,應加強氣息的同時,適當增加假聲成分。
下
歌聲要“豎”,而氣息要“橫”!跋隆眲t氣息要深,要體會用“氣柱”歌唱,氣柱的動力來自肚臍下的小腹。在呼氣時,小腹微收,橫膈膜往上,保持吸氣的狀態,下肋保持擴張(即盡可能減慢收縮),以這樣的綜合協助動作來控制與支持歌聲?偠灾,歌聲的動力——氣息,應該從下往上,是通過腹部的下方來控制的。
變
童聲訓練應該有計劃地逐步結合演唱技巧的各種變化來進行,這些變化有下列各項:各種母音的口型變換;聲音的開放與關閉“聲音的靠前與靠后;聲音的硬起與軟起;連音、斷音”,快慢等速度變化;強弱等力度變化;音階級進與琶音大跳;與藝術形象相吻合的各種聲音性質的變化;對指揮的各種手勢變化的靈敏、準確的反應等。
開
不要虛著唱,要敢于運用嗓子唱(當然不是指“喊”)。要做到敢唱首先要有較深的、不上浮的、自然的、充分的氣息支持,其次要有“咬蘋果”的感覺,放下下顎,打開頭腔各共鳴體,關鍵在于牙關是否能夠打開,不擠不塞才能唱通、唱開!俺_”是指歌聲有氣息的支持感或“氣柱感”;聲音自口蓋放射出來;下巴(或下顎)與喉部肌肉放松;氣息合理加強;各共鳴腔體能夠打開;感情充沛,聲音位置較高;音量大小能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