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設計
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尋找和大海有關的圖片、文字資料等,既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交流,旨在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大海的圖片和資料,對同桌說一說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的主要內容。
2、指名在實物投影下展示,并說說自己的圖片或資料的內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慮語言的連貫性,概括的準確性。)
3、說說你知道大海里還有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珊瑚、海螺、魚類、海藻等”。
4、指導觀察課文中插圖,說說面對這樣美麗富饒的大海,你想說什么?(激發學生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5、帶著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再讀課文。(鼓勵學生發揮想像,愿意怎么讀都可以)
6、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想像課文描繪的美麗景色。
(五)動情時結束新課,留給學生無窮的回味。
在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課件再展示出:海水、海浪、海產、白帆、海邊的漁民,加深學生對大海的了解,使學生熱愛大海的情感得到升華,達到教學高潮。此時,教師宣布下課,會產生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效進行自學,同時逐步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搜集所需的材料,擴展視野,讓學生逐步養成勤學、好問、多思、善疑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