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實錄
生齊讀。
師:為別人著想的人永遠會被別人記住。
三、讀寫結合,片段練習
師:今天,通過讀書,我們把課文讀懂了,而且學會了描寫人物的動作、描寫人物對話時的提示語的方法。(突然發現似的說)還有一個詞沒弄懂:“飽經風霜”沒弄懂。不過,書讀到這個份上,我想同學們對這個“飽經風霜”應該懂了吧?懂的舉手。(許多同學舉手)
我相信不要講也會懂。但是,我還是不完全相信,究竟懂到什么程度?我要考查一下,我想了一個辦法,叫你們寫一段話怎么樣?如果這段話寫得好,就證明你們對“飽經風霜”真的懂了。三輪車夫的臉是“飽經風霜”的,那么請你想象一下,在舊社會里,一個拉黃包車的人,他那“飽經風霜”的臉是一張什么樣的臉,從頭發到眼睛,到皮膚,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甚至包括頭發。我給大家開個頭好不好?
生:好。
師:這個車夫才三十多歲。請用這句話開頭,展開想象,你認為他那“飽經風霜”的臉是一張什么樣的臉,請你來寫一寫。但是這段話里面不準有“飽經風霜”這個詞。通過你的具體的描寫,告訴大家,這是一張“飽經風霜”的臉。
生寫完,上講臺念。
生:這個車夫才三十多歲,但他的頭發亂蓬蓬的,臉色蠟黃,一雙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窩中,嘴唇蒼白,沒有一絲血色,臉上也布滿皺紋,一身寒酸的衣服打著大補丁,渾身散發出一股汗臭味。
師:這就叫“飽經風霜”。
生:這個車夫才三十多歲,他穿著一身褪色的衣服,雙腳光著,手上的皺紋很多,但是頭上戴著一頂帽子,亂蓬蓬的頭發從帽子下鉆出來。額頭上有三條抬頭紋,眼角也有三條皺紋,帽沿上也有許多灰塵。雖然天氣很寒冷,但是他的鼻子上還是掛著許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許多皺紋,耳朵凍得通紅。我想,他拉車也不榮兩天了。
師:好的,這就叫“飽經風霜”。好,課上到這,把這段話抄在你的小作文本上。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