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案例三
師問:閃閃的星星像什么?
生1:閃閃的星星像眼睛。
生2:閃閃的星星像瑩火蟲。
點評:留給學生發現的空間,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四、指導學生讀背全文。
師:這么惹人喜愛的小星星,這么美麗的藍天,這么可愛的月亮船,讓我們把整首兒歌再讀一讀。
生:(自由練習讀。)
師:誰想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還有誰想讀?我們所有同學一起讀。
生:(讀。)
師:我知道很多同學都已經會背了,讓我在音樂聲中,做上自己想做的動作,一起背誦這首兒歌。不會背的可以偷偷地看一看。(音樂:小小的船伴奏)
生:(在音樂聲中,邊做動作邊背誦兒歌。)
師:同學們讀得美,有的小朋友呀把這樣美的詩畫成了一幅畫,我們一起看看。(播放課件)
請你課后也來畫一畫,你心中的小船明天交給我。
評析:教學的結束并不是學生學習的結束,拓展性的課外作業是有助于學生的。
1.閱讀教學有層次,重感悟。
低年級閱讀教學重在多讀,讀好,要尊重學生個人體驗,本節課老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由朗讀,在讀中感悟長句應該怎樣停頓,優生示范后,給時間,給機會讓學生練讀,提倡多讀,并不是讀的次數越多越多,重復機械的練習是對學生學習時間的一種剝奪,本節課注重了朗讀的層次性,從讀正確,讀通順,到讀流利,讀出心中的感情,逐步深入。品讀課文時,以“你最喜歡哪一句”為切入點,尊重學生個人感受,讀好課文后,充分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了美麗的夜空,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和想像,并適時進行了語言文學的訓練:藍藍的天空像什么?閃閃的星星像什么?等。
2.將孩子的想象領到一個美的天地中。
語文教育是一種形象化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生發想象:彎彎的月兒像什么?月兒什么地方像小船?在音樂聲中,乘著想象的翅膀,飛上月亮船,坐在月亮船上,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導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通過想象親歷語文境內,讓畫面在他們的頭腦中浮想,讓旋律在他們耳畔響起,讓意境在他們的心中生成。
3.引導學生用美讀去抒發情感。
美讀是抒發情感最好的方法,同樣也是葉圣陶先生,他把有感情地朗讀叫做“美讀”。“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一句的朗讀,教師是這樣去引導學生的:首先,通過語言、音樂、動畫渲染一種美的意境,引導學生和小星星對話,在對話中感受到藍天的美、星星的可愛。然后,讓學生美美地朗讀這一段,通過朗讀,讓小星星知道我們是多么的喜歡它。一次次的誦讀,是情感的抒發,是美的享受,孩子們沐浴在快樂的情緒中,他們的眼里閃動著和小星星一樣美麗動人的光彩。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