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課堂實錄
竇桂梅
師:猜猜我從哪來
生:您從北京來.
師:你真有禮貌,加上一個"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給他點掌聲,也算是給我一點鼓勵.
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聽別人說的.
師:善于傾聽別人的發言,把獲得的信息成為自己的財富,這也是一種學習.
知道我姓什么嗎
生:您姓竇.叫竇桂梅老師.
師:你怎么知道
生: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而且上面也寫著.
師:不但聽別人說,而且還注意觀察,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這也是更好的學習,再給她掌聲.
師:親愛的同學們,我來自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是一名語文教師.我的家就在清華園里,我住的地方離一個特別的地方只有50米,你們猜猜是哪兒 有時候我會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地方
生:圓明園.
師:來,我們一起寫寫這三個字.(師范寫,生書空)
師:看到這三個字,你的眼前會有怎樣的畫面
生1:想起了當時火燒圓明園的故事.
生2: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
生3:我看到了圓明園仿造的各處名勝古跡.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對這兩篇文章
師:讀了這兩篇文章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可長,可短,一句話也行,一個詞也行.
生1:我覺得圓明園是我們的名勝古跡.卻被燒掉了,很可惜.
生2:我覺得英法聯軍他們太壞了,他們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燒掉.
生3:我恨透了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圓明園本來就是我們中國的名勝古跡,卻被他們破壞了,太可惜了.
生4:我感到很惋惜,因為圓明園是兩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內就被英法聯軍化為灰燼.
生5:我想用一個詞來代替,就是毀于一旦.
師:聽出來了,同學們讀書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說明同學們會讀書,說明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已經走近了圓明園.有的時候我們讀書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們透過這種恨,惋惜,毀于一旦的這個滋味沉淀在我們心中的應該是一份思考.這可能是我們讀書,學習語文的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同學們剛才說的那種感受,我們可能會想,圓明園被毀滅了,毀滅的究竟是什么 不應該毀滅的是什么 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我們要是這樣的去思考,我們就會把我們的情感沉淀在我們心中,變成一種最理性的姿態.
所以我愿意用兩堂課領著同學們再次走進圓明園.
(課件:走近圓明園——走進圓明園)
師:同學們看.這個"進"和剛才的"近"有什么不同
生:一個"近"是離圓明園不遠了,另一個"進"是已經到達了圓明園.
師:你準備怎樣走進去
生:用心走進去.
師:聽他的,用我們的心,帶著咱們的感受和體會我們一起走進去,走一趟,體會一次,看看兩堂課后我們又有怎樣新的體會和思考
師:我們打開文章,先看《圓明園的毀滅》,相信剛升入高年級的同學有這個自學能力,老師要和你們做一個測試,實話實說,你覺得自己能否流利,通順地讀一遍課文嗎 如果行,你就用個動作,眼神告訴老師.
(生示意會讀)
師:不讀了,相信你們,一起讀讀課文的第一段.
(生齊讀)
師: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讀詞并板書:不可估量)我們走進圓明園,先走進這片廢墟,(多媒體出示廢墟圖片).
圓明園有多大呢
生:347公頃.
師:一公頃相當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師:你算一下有多少萬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師:估算一下我們聽課的教室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師:你說這么大一個圓明園相當于多大一個教室
生:大約10000多個.
師:圓明園大不大 可我們剛才看到的廢墟只是幾處啊,可是圓明園的冰山一角呀!
孩子們,這么大的一片廢墟,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送到教材里,再讀這段話.
師:再體會它就不一樣了.現在請同學們看這句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用上了一個連接詞叫"是……也是……",把兩個意思連起來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必然有不估量的價值.
請同學們挑戰自己,也用這個句式,說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小組討論)
交流,得出:圓明園的價值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師:互相學習,互相提醒多好呀!那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這屬于你們的創造.
(生齊讀)
師: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們必須先要走進去看看,它究竟有些什么
細讀課文的2,3,4自然段,讀讀,說說圓明園里有些什么
(生自讀)
(生交流圓明園中曾有的景物)
課堂實錄(2)
師:親愛的同學們,看來圓明園里有的可真多呀,想看一處嗎 比如剛才同學們說到的"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清朝時代往上走到先秦時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2000年.
師:你怎么這么會用詞啊,要是準確的說是2400年.
師:同學們都說完了,你再強調一遍也可以,親愛的同學們,看來圓明園里有的是真多呀,你們用了這么多這么多,還有剛才同學們說的,寫不下了,我們不寫了,想看一處嗎
生:想!
師:比如剛才同學們說的那個地方"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算一下,還得用數學,學習就是要運用這些千軍萬馬變成自己的力量.清朝時代往上走,到先秦時代,估計一下,是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