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教學與審美教育
三、語言美
教學語言是傳遞知識,交流信息的媒介,起著直接溝通教與學兩方面的作用。講究教學的語言美是音樂課堂教學美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和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學們的喜愛和積極的情緒反應,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課堂教學語言美有著控制、引導學生學習的“魔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語言會使對方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效應,美好的語言使人高興,心情舒暢。單調(diào)、呆板甚至粗劣的語言使人心情沉重、煩惱、急躁。高爾基說:“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的真正的美,產(chǎn)生于言辭的準確、明蝗和動聽。”因此,音樂教育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要講究語言美。
音樂課堂教學語言美首先要求教師語言的準確、簡潔、精煉,并且還要易懂,在此基礎上力求生動形象,我在上分析音樂要素時,把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音色分別稱為骨架、線條和色彩,這些都是同學們所熟悉的,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音樂的各個要素。另外,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演講技巧,注意講述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在語言美的融融春水中使學生聚精會神,樂此不疲。
教學的語文美不僅僅指口頭語言,它還包括副語言和身勢語言。所謂副語言是指笑、哭、呻吟、嘆息、嗯啊之類的聲音;身勢語言是指面部表情、點頭、搖頭、聳肩、手勢等動作,這兩部分統(tǒng)稱伴隨語言。馬卡連柯說:“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在教課時,動用伴隨語言一定要緊密結合課堂內(nèi)容和口頭語言,做到自然貼切。這也是教學語言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音樂課堂教學與審美教育不僅僅包括以上所講的三個方面,作為審美教育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當一切都按照美的規(guī)律,符合美的特性來進行。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接受美感的熏陶,培養(yǎng)美的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