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俗音樂》課堂實錄
音樂?”生:流行歌曲。
師:一般的流行歌曲屬于通俗音樂,我們知道現今社會通俗音樂的影響已遠超過嚴肅音樂,它擁有更廣闊的聽眾和市場,是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音樂不可漠視的一部分。請看大屏幕“在你們的心目中什么樣的音樂屬于通俗音樂?”
生:流行音樂、節奏快的、輕快的抒情的…。
師:那么到底什么是通俗音樂呢?我們今天來一起了解(板書)“中國通俗音樂”。
二、新課教學
師;我們先來欣賞幾首音樂片段,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屏幕)1、這些音樂是不是通俗音樂?你熟悉嗎?2、你聽后有怎樣的感受?
1、聽《春天里》、《青年友誼圓舞曲》、《九九艷陽天》片段。
2、生答題
師:這是不是通俗音樂?
生:是
師:你們熟悉這些音樂嗎?
生:不熟悉
師:為什么不熟悉?
生:沒聽過。
師:這些音樂是你們爺爺奶奶輩很喜歡的歌曲,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很流行,為什么你們都沒聽過呢?
生:時代不同了。
師:對,通俗音樂有鮮明的時代性,你們聽了有什么感受?
生:1、節奏太慢了。2、唱法和現在不太一樣。3、歌詞一聽就不是現代社會的。
師:很顯然這些歌曲是中國早些時候的通俗音樂,在上個世紀中國就出現了通俗音樂,直到現在它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20世紀20——30年代
師:通俗音樂在這時隨著歌舞表演和有聲電影的放映在一些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的群眾當中廣泛流傳,剛剛我們聽的《春天里》就是這一時期的,它是電影《十字街頭》的一首插曲,歌曲情緒輕松活潑、在這里歌詞用了一個很口語化的語言“朗里格朗”充滿了生活氣息。但是當時我國發生了什么事?
生:文化大革命
師:這可不能搞錯,當時中國發生了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內戰,很快這些通俗音樂被抗戰的群眾歌曲所取代,通俗音樂在中國走向低潮。
2、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之前。
師:我們剛剛聽的《青年友誼圓舞曲》就是這個時期的,這是一首輕音樂,,在上個世紀50年代曾一個時期在中國輕音樂就成了通俗音樂的代名詞。《九九艷陽天》也是這個時期的,它是電影《柳堡的故事》當中的插曲,是女主人公送男主人公參軍時唱的一首歌,唱出了革命戰士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對待愛情的堅貞、純潔的態度,就是這么優美的一首歌曲在哪個階級斗爭的年代被戴上了“小資產階級情調”的帽子,接下來中國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災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