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梧桐樹葉脈的秘密(帶評析)
(2)小結: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 會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葉脈,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 送養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活動延伸
1.收集更多種類的樹葉,觀察并記錄它們的葉脈。 2.教師記錄并組織幼兒討論他們自己提出的關 于葉脈及植物的問題,引發幼兒對植物的學習興趣。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 章 麗)
評析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 陳國強)
秋風吹起,落葉似彩蝶在空中飛舞,它引發孩子 去追趕,去擺弄……章麗老師利用幼兒園內隨處可 見的梧桐樹葉,引發幼兒“探索葉脈的秘密”,不僅能 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而且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對 植物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幼兒知 道了一些關于葉脈的初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 了幼兒對身邊事物和科學現象主動關注的態度和親 近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幼兒的學習是自身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實 施課程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活動經歷,使 后一個活動成為前面活動的繼續。本次教學活動一 開始,教師先讓幼兒在畫板前互相欣賞自己前一天 畫的梧桐樹葉,一方面感受樹葉的色彩豐富和美麗, 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新話題:小朋友畫的樹葉上 還有一些線條,為什么會有這些線條?這些線條叫什 么?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自然被激發出來了。
“觀察”是本次科學活動的重要方法。應對“能細致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征”這一目標,教師在這一環節又分為四個步驟層層推進:
1.自主觀察葉片。先由幼兒獨立觀察自己手中的一片樹葉,自主發現梧桐樹葉葉脈是什么樣的。教師指導時注意關注幼兒是怎樣觀察的,是否觀察到葉的正面、反面,看到了一些什么。
2.交流觀察結果。面對ppt放出的大大的葉片,孩子們敘述自己觀察到的葉脈的特點,在共同分享中擴大認知經驗:梧桐樹葉上有主脈,還有從主脈上生出的側脈。引出繼續觀察的新話題:梧桐樹葉上還有什么秘密?
3.深入發現細脈。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孩子進一步發現了葉片上的秘密:有許許多多相互連接的細脈,葉脈像網二樣分布在整個葉面。
4.表現葉脈。在梧桐樹葉輪廓圖上記錄下自己對葉脈的觀察結果,因為這里的“畫一畫”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現對葉脈的認識,所以教師事先準備好了梧桐樹葉輪廓圖,避免幼兒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畫樹葉,使有限的教學時間用在緊扣教學目標方面,“畫一畫”使幼兒的認知經歷從感知到表現、表達,易于所獲得的新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除運用記錄表外,還提供了放大鏡。.這一材料的提供不僅可以讓幼兒發現密密麻麻、細細的葉脈,而且可以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工具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葉脈的形態、像網一樣的細脈,而且在記錄葉脈時,有的幼兒還邊畫邊看,邊看邊畫,充分運用放大鏡的觀察效果進行表現。這些都為幼兒理解工具的作用,理解發明創造的重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