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擺擺放放
設計意圖:
學會整理物品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他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整潔、有序。可是我們的許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在家玩好了玩具不能自己收拾整理。幼兒園里能真正幫助老師整理商店,娃娃家的孩子也很少。我想,我們的孩子在整理物品方面都缺乏經驗,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孩子才不愿意整理自己的物品,才沒有能養(yǎng)成自覺整理自己物品的習慣。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主要想讓幼兒通過擺放物品的過程初步感知多種整理物品的合理方法,從而獲得簡單的整理物品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 通過幼兒擺放物品的過程,使幼兒了解將物品疊放、改變物體形態(tài)、小物品放在大物品里面、將物品由大變小等方法能節(jié)省空間,從而使更多的物品容納在盒子里。
2、 通過幼兒同伴間的經驗分享,使幼兒獲得整理物品的生活經驗。
3、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成功經驗,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其他幼兒的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皮鞋盒一只,衣服一件,紙杯四只,大、中、小罐子三只,充氣玩具一只,木頭積木若干塊,小貼花若干。
2、教具:投影儀一只,教師用的記錄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初步感受合理擺放物品能節(jié)省空間。
1、 組織幼兒了解需要整理的物品。
2、 清點并記錄物品的數(shù)量。
3、 鼓勵幼兒嘗試將物品全部放在盒子里。
師:今天我們要把這些東西全部都放到盒子里,你覺得行不行?我們來試一試。
4、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活動。
【分析:這是孩子初步整理物品時段,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把這么多的東西都放進這么小的盒子里,是件不容易的事,從而產生解決困難的欲望。老師一旁的觀察,能充分了解孩子對這個特定的整理活動的最初經驗或水平,以便實施或調整下面的學習活動。清點物品是讓孩子進一步感知數(shù)與量的關系。】
5、 請2—3個孩子分別介紹自己的方法。
師:放好了嗎?你是怎樣放的?為什么要這樣放?
幼1:我把四只紙杯疊一起,放在盒子里。
幼2:我把小罐子放在中罐子里,把中罐子放在大罐子里,再放在盒子里。這樣盒子里就可以放其它東西了。
【分析:通過介紹紙杯、罐子的擺放方法,讓孩子初步感受到可以用折、疊或其它的辦法,來改變物品所占有的空間。引導孩子遷移經驗,引發(fā)對其它物品合理擺放的思考。】
二、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物品擺放的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將物品疊放、改變物體形態(tài)、小物品放在大物品里面、將物品由大變小等方法能節(jié)省空間,從而使更多的物品容納在盒子里。
1、 通過遷移以上經驗,鼓勵幼兒探索物品擺放的多種方法。
師:剛才幾個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可以讓好多東西疊放整齊,使盒子能裝更多的東西。那么衣服、充氣玩具、積木呢,有什么好辦法也把他們都整理到盒子里,還要蓋上蓋子。
2、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和指導,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疊放辦法,將紙杯、罐子、衣服、充氣玩具、積木都放進盒子里。
3、 組織幼兒介紹各自的經驗,將他們好的方法在視屏儀上展示。通過幫助個別有困難孩子擺放的形式,讓孩子介紹多種方法,體驗相互幫助的快樂。其中還可以借用孩子的經驗,引導幼兒學習折疊衣服。師:我看到了你們想出的許多好辦法,來介紹給大家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