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動物尾巴的用處
活動目標:1、通過聽故事、觀看圖片等方式,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知道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
2、對探索觀察動物有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學具:動物圖片每人一份.沒有尾巴的動物圖片、尾巴分別放在桌上兩個籮筐里,每人一份.
教具:
1、實物蒼蠅一只,《蒼蠅找尾巴》課件,五角星貼紙若干。
2、《網小魚》音樂磁帶、布尾巴各一。
3、沒有尾巴的貓一只、動物尾巴圖片若干.
幼兒經驗準備:玩過“網小魚”游戲,有關于動物尾巴的一些知識。
活動過程:1、通過音樂游戲“大魚和小魚”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和我玩游戲嗎?我做魚媽媽,你們做什么呢?(小魚),魚媽媽帶小魚出門去玩啰。
教師與幼兒做魚游、吃食等樣子。
(音樂突然緊張)教師:瞧,捕魚人來了,小魚們快躲起來(回到座位上)。
2、用談話、提問方式引出主題。
教師:剛才小魚在水里甩著大尾巴,一會兒向左游,一會兒向右游,可真靈活呀,除了魚有尾巴,你知道還有誰有尾巴嗎?幼兒回答。
發出嗡嗡聲(出示蒼蠅)教師:誰來了?蒼蠅有尾巴嗎?下面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蒼蠅找尾巴》。
3、引導幼兒觀看電腦動畫,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了解尾巴用處。
故事聽完了,我想考考小朋友。
提問:蒼蠅飛來飛去在干嘛?
蒼蠅向誰討尾巴?
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幼兒討論回答。
4、閱讀圖畫,觀察畫面上的動物,了解動物尾巴的用處。
教師:我還帶來許多動物,請你們從椅子下拿出來看一看。①圖上有哪些動物?誰愿意向大家說一說
②請你和旁邊小朋友輕輕討論一下,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誰愿意把你知道的向大家介紹介紹,誰的尾巴有什么用?)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電腦上演示相應的動物圖片.
③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幼兒回答。
如果幼兒知識準備不足,可用電腦向幼兒展示各種動物,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尾巴,猜猜尾巴有什么用。
5、操作活動:“找尾巴”,幼兒進一步認識動物的尾巴。
①發出哭聲,教師:“是誰在哭?”出示貓圖片。提問:小貓為什么難過?(沒有尾巴)出示一些動物尾巴,請一幼兒找出貓尾巴貼上去.
②教師:桌上的籮筐里有許多動物的身體與尾巴分開了,請小朋友找一找,連一連,連好后把動物送回家.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延伸活動“抓尾巴”。
教師:瞧!我這兒還有一根尾巴,誰裝上這條尾巴就成了大灰狼,你們會玩“抓尾巴”游戲嗎?那我們一起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