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隱身動物》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孩子和動物有著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動物為伍,常與昆蟲進行對話。他們聆聽動物的故事,懷抱毛茸茸的動物玩具,翻看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孩子面對動物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和興趣,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由此,“隱身動物”作為一節美術活動,充分滿足了幼兒的繪畫需求,讓幼兒在添畫的過程中盡情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去開展屬于自己的創造性繪畫天地,從而讓孩子真實的融入動物的世界,并能自覺的關注動物,善待動物,真誠而理性地對待每一個動物朋友!
2.目標定位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領域的整合,目標為:1.根據不規則的拓印材料添畫不同的動物。2.運用繪畫語言進行創造性地表現。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于孩子能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圖形進行拓印,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各種動物形象。活動的難點是孩子能在拓印與造型的基礎上,對動物形象進行創造性的添畫,且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畫面的內容。在目標的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和系統觀,各領域的內容有機的聯系,互相滲透,并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白紙,硬紙片(不規則),油畫棒,回形針,音樂等。2.幼兒知識準備:孩子已具備對各種動物的認識,并有喜歡動物的情感。3.教師知識準備:事先掌握拓印畫的技能和技巧,并對各種動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采用適宜的方法來不組織教學,只要有:
1.交流對話法:
本次活動始終圍繞著幼兒與教師的交流與對話,活動的開始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課題,并創設情境“找一找”,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吸引幼兒參與活動來。
2.情境教學法:
通過故事的引入,讓幼兒逐步看到教師所出示的范畫,情境教學讓幼兒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加強了幼兒對范畫的深刻理解,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枯燥講解。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主要有:
1.交流討論法:
當幼兒對圖形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想法,討論怎么樣給動物形象進行添畫,不僅讓幼兒快樂繪畫,達到創造性繪畫的目的,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展示法
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達自我的機會,并對動物充滿了喜愛之情。
四.說教學過程
1.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個朋友,可它卻躲了起來,要和我們捉迷藏,我們一起來找找它好嗎?
(課的開頭通過教師的提問,引發幼兒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自然地讓幼兒進入活動中來)
2. 我在這里,你要用蠟筆往我身上畫,我就出現了!
(利用童話般的語氣,讓孩子對這位“神秘人物”有好奇感。
3.原來是圖形寶寶呀,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如果讓你來當小畫家,你想變成什么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