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欣賞活動《漂亮的路》
【設計意圖】“喜歡生活,環境,藝術中的美”是我國學前藝術教育總目標之一,那天我走在鵝卵石路上,突然想到:路——我們每個人天天都走著,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審美素質的提高,時尚文化充盈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連我們腳下的路也越變越美,各種各樣圖案不同的路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愉悅人們的心情。幼兒園美術教育離不開幼兒生活,我何不把幼兒生活環境里蘊含的美挖掘出來,開展《漂亮的路》欣賞活動,引領幼兒在生活中體驗和欣賞,發現生活環境美。路只是緣于太熟悉了,人們常常忽略了它的那種看似簡單而又質樸的美。由于大班幼兒對圖案和色彩的欣賞已積累了一定的審美經驗,比如依靠直覺能夠感知路面圖案和顏色等審美元素,但是這種經驗是零散的,細碎的,需要老師幫助他們進行梳理、提升。從幼兒當前的發展需要出發,我有意從路面圖案設計由簡到繁;色彩搭配由易到難;路面設計和色彩搭配是否規律性三方面來收集圖片制作課件,引導幼兒分類進行欣賞體驗,使幼兒的審美感知更加深刻,審美印象更加清晰。環境美學將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作為環境而不是作為類似于藝術品之類的孤立之物來欣賞,不僅把自然環境列為審美對象,而且主張把它們從孤立的、個別的存在物開放為環境、開放為相互聯系,甚至與欣賞者本人聯系在一起的整體來欣賞。考慮到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逐漸豐富,具有將審美對象與周圍環境和人聯系在一起欣賞的意識萌芽,因此本活動我還嘗試引導幼兒將路與周圍環境及人置身其中的心理感受融合在一起欣賞,讓幼兒體驗協調美和意境美。【活動目標】1.欣賞各種各樣路的圖案和顏色美,大膽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2. 感知生活環境美給人帶來的心情愉悅,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3.在欣賞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手工剪貼路,提高幼兒的審美想象力和創造力和表達力。【活動重點】欣賞各種各樣路的圖案和顏色美。【活動難點】感受路與周圍環境和人融合在一起所產生的協調美和意境美
【前期準備】周末請家長帶幼兒去認識各種各樣的路,重點引導幼兒體驗路面鋪設的圖案美和顏色美,并把幼兒覺得漂亮的路用相機拍攝下來。【活動準備】一、將幼兒照的漂亮的路的照片做成展板讓幼兒欣賞交流。二、將各種各樣具有代表性的路制成課件,課件分2個模塊:老師找路1(色彩素雅的路)和老師找路2(色彩鮮艷的路),每個模塊又設計了兩種播放模式:自動播放模式和手動播放模式。三、公園背景圖4幅、各種顏色的卡紙、剪刀、漿糊【活動過程】一、談論、欣賞展板照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回顧。師:這些是小朋友找的漂亮的路。你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說說你在哪里找到,它漂亮嗎?漂亮在哪里?也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的路漂亮嗎?走在漂亮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樣?幼:這條是在我爸單位里找的,上面的長方形圖案很漂亮,我走在這條路上心情很好。幼:這條路我見過,在蘭溪公園,我喜歡在這圓圈圈里跳呀跳,很好玩。幼:這條是我們幼兒園里的路,我每天走在這條路上心情很好,很高興。幼:這條是街上的人行道,上面的圖案也很漂亮。老師:(總結)我們生活里有各種各樣的路,有的路很漂亮,走在漂亮的路上心情都變好了。通過展板照片讓幼兒回顧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對自己置身其中的生活環境中存在美的發現和感悟。幼兒急切地擠到展板前,興致勃勃地談論各自尋找的各種各樣的路。二、欣賞課件——自動《教師找路一》 (色彩素雅的路)師:老師也找了許多漂亮的路,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動播放課件《教師找路一》配上理查德的鋼琴曲<秋日私語>,營造一種幽雅、寧靜的氛圍,讓幼兒欣賞、體驗天天走著的路竟然那么美,那么觸動人心。幼兒欣賞時不由地發出一陣陣“哇!”、“哇!”的贊嘆聲,可以看出這些漂亮的路帶給幼兒的心靈震撼。三、打開手動《教師找路一》 (一)幼兒自由欣賞討論:老師找的這些路里你喜歡哪一條路?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條? 幼:我喜歡第1條路,第1條路很漂亮。幼:我喜歡第6條路,上面有花的圖案,很漂亮。幼:我喜歡第5條路,像光盤。……教師為幼兒的審美感受提供自由交流平臺,讓幼兒的審美感受得以自由表達,此時幼兒的審美感受是零散的,細碎的。(二)引導幼兒逐幅欣賞,分析路面圖案造型及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教師拋出的問題如下:這些路你喜歡哪一條路?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條?它上面的圖案怎么樣?是什么形狀的?這圖案的排列有什么特點?這樣排列圖案你覺得怎么樣?你有沒有見過或走過這樣的路?如果你走在這樣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樣?師:老師找的這些路里你喜歡哪一條路?為什么?幼:我喜歡第1條路,這條路在河邊,是鵝卵石鋪的,沒有欄桿,走過去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