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欣賞活動《漂亮的路》
師:你呢?幼:我喜歡第3條路。師:為什么喜歡這一條?路面上的圖案是什么形狀的?幼:這條路很漂亮,上面有許多長方形圖案。師:這些長方形圖案的排列有什么特點?這樣排列圖案你覺得怎么樣?幼:那些長方形圖案排列有規律、很整齊,我覺得很美。師:這樣的路你有沒有走過?如果你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幼: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很好。幼:我喜歡第5條路,我覺得它像一張張光盤,還有音樂跑出來,我喜歡在上面跳舞。幼:我也喜歡第5條路,上面的圖案像一片片荷葉。……此環節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審美經驗。本著尊重幼兒的個性化體驗,我以師幼問答的形式引領幼兒逐幅欣賞、解讀路面的圖案造型等審美元素,表達審美感受。當幼兒提到左圖《教師找路1》的8號路時,除了引導幼兒欣賞圖案、顏色等審美元素外,教師借助問題:“如果把這條路和周圍的環境合起來看,你覺得怎么樣? ” 啟發幼兒發揮想象,感知路和周圍環境搭配能夠產生一種協調的美。(此圖的周圍的高樓大廈一層一層的,路也像兩幢躺在地上的高樓一層一層的,這樣搭配就產生一種協調的美。這就像人們穿衣服喜歡配套看起來很協調很好看。)當幼兒提到左圖《教師找路1》的5號路時,教師借助幼兒的各種想象(如:路的圖案像光盤、荷葉、蘋果、圓圈、老師則把路邊的草坪想象成碧綠的湖面,把路看成漂浮在湖面上的一片片大大小小的荷葉等)引導幼兒感知同樣一條路,大家想象不一樣,感覺也不一樣,就產生一種意境的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審美素質的提高,我們生活的環境正逐步趨向和諧美。通過老師解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周圍環境里的協調美和意境美。師(總結):這些路面的圖案不一樣,圖案的排列也不一樣,人們看了感覺也不一樣。有的圖案有規律、很整齊,給人感覺有秩序的美;有的圖案沒有規律,比較自由,給人感覺一種輕松,隨意的美;有的給人感覺一種協調的美,有的給人感覺一種意境的美。四、欣賞課件——自動《教師找路二》(色彩鮮艷的路)師:小朋友再看看老師找的另外一組路,這組路你覺得怎么樣?將各種各樣的路分成色彩淡雅和色彩鮮艷兩組依次呈現給幼兒欣賞,使幼兒在欣賞時能更鮮明、清晰地感知各審美元素。這組路的色彩鮮艷,很有視覺沖擊力,很吸引幼兒的眼球,幼兒看了贊嘆不絕。五、打開手動《教師找路二》(一)、幼兒自由欣賞討論:這組路你覺得怎么樣?美在哪里?幼:第1條紅色的路很美。幼:第3條彩色的路也很美。幼:哇塞,第8條鐵路也有彩色的。……(二)、引導幼兒逐幅欣賞,解讀路面的顏色搭配及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教師拋出的問題如下:你喜歡哪一條路?這條路主要用什么顏色搭配?顏色這樣搭配你覺得怎么樣?要是你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怎么樣?你想干什么?為什么?師:你喜歡哪一條路?這條路主要用什么顏色搭配?幼:我喜歡第1條路,它是紅色的。師:紅色的路給人什么感覺?你有沒有見過這種顏色的路。幼:紅色的路給人感覺很美,很像結婚的時候走的路。幼:也很像去領獎臺的路。幼:實驗小學操場的跑道也是紅色的師:要是走在這樣的路上,人們心情怎么樣?幼:走在紅色的路上心情會很高興。幼:走在這樣的路上,人們心情很激動。師:走在這樣的路上,你想干什么?你為什么想那樣做?幼:走在這樣的路上,我想跑步,因為我很激動。幼:走在這樣的路上,我想大聲呼喊,因為我很高興。……師:你喜歡哪一條路?這條路主要用什么顏色搭配?……幼:我喜歡3號路,它用紅色、白色、橙色、棕色搭配很好看,很像通往迷宮的路,我很想走進去看看。……師(小結):這些路的顏色很漂亮,一條路除了圖案美,顏色也會把路裝扮得更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審美素質的提高,我們生活里的各種各樣的路越來越美。那你們知道這些路是誰設計的?此環節重點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路的顏色美及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從幼兒的回答可以看出幼兒對色彩較敏感,想象豐富。六、幼兒設計路(手工粘貼路),遷移欣賞經驗。(一)、激發創作欲望師:聽說地方正在興建公園,公園里的路還沒設計好。今天請你們當設計家,幫忙設計一條漂亮的路,好嗎?這兒是四張景點圖,你可以任意選擇一個景點設計路,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了各種顏色的路,需要什么顏色的路自己選。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小朋友可以發揮想象力,用這些圖形大膽設計圖案,看誰設計的路最美。如果你想設計很特別的圖案,桌上有剪刀和紙,你就大膽設計吧。借助背景圖激發幼兒手工設計路,運用欣賞經驗,培養幼兒的審美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同時啟發幼兒設計路時能與周圍環境合起來考慮以達到和諧之美。(二)、幼兒創作,教師針對幼兒的創作情況進行指導。(三)、作品展示師:請小朋友將設計好的路嵌入背景圖,看看你設計的路漂亮嗎?可以向同伴介紹你是怎么設計的?也可以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設計的?他的想法和你一樣不一樣?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交流,一起體驗創作的樂趣。幼兒的作品采用嵌入背景圖式展示,旨在讓幼兒感受設計對象與周圍環境融合。七、活動反思:(1)選材生活化。《幼兒園指導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 本次活動教師能捉住幼兒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環境中各種各樣路的美來引導幼兒進行欣賞、體驗,實現審美素質的提高。(2)注重幼兒的審美體驗。在活動前請家長帶領幼兒去尋找路,進行初次的審美體驗,讓幼兒與路對話,與家長對話,在對話中積累審美經驗。在活動中教師借助展板照片和多媒體課件的分模塊欣賞,引導幼兒再次體驗,通過幼兒再次地與路對話,與老師對話來梳理、提升審美經驗。(3)注重幼兒的個性化的情感表達,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藝術活動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我在此次欣賞活動中借助提問來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如:在幼兒解讀漂亮的路的圖案美和顏色美中我會問:你喜歡哪一條路?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條?它上面的圖案怎么樣? 你有沒有見過或走過這樣的路?如果你走在這樣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想干什么?整個活動過程幼兒情感愉悅,興趣濃厚,積極性高。(4)嘗試將環境美學理念引入幼兒園審美教育。引導幼兒體驗將路與周圍環境和人融合在一起欣賞所產生的協調美和意境美。也引導幼兒在設計路時能與周圍環境合起來考慮以達到和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