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一、背景分析背景1:辦園質量評估,為園所后續發展診斷把脈。專家團隊肯定了附幼的整體發展,但同時就園所管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附幼的新一輪發展明確方向。背景2:班學額突破,對課程設置、保教管理、人員配置等各項工作帶來一定影響,相應的課程安排,管理模式等有待調整。二、指導思想聚焦新一輪規劃的研定,總結分析園所上一輪發展經驗,客觀反思當前發展瓶頸,結合實際,直面問題,在新的發展背景下,以“有效傳承、科學調整、聚焦薄弱、夯實基礎”為指導思想,堅持“穩步發展、小步遞進、關注細節”為工作宗旨,制定本學期發展計劃,謀劃園所新一輪發展的契入口與工作抓手,努力克服與解決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新一輪規劃開好頭。三、工作目標1、園務管理完成新一輪規劃編制,明確園所后續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強計劃管理與任務統籌,明確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益;加強園所人文關懷,加快新手融入,提升員工的團隊歸屬感;有序開展家長社區工作,拓展特色宣教內容,健全03早教機制,確保家長工作滿意度達90%;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財務、資產等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2、隊伍建設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營造“五愛”氛圍,提升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專業進取心;完成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制定,營造自主發展氛圍;務實開展多層面的教師培訓,著力加強青年的個性培養及新教師的基礎培養,提升培訓效益。建設項目研修式發展共同體,實施領域攻堅,助推骨干成長與作用發揮。優化基地管理模式,確保培訓質量。3、保教工作落實課程設置調整,注重日常課程領導,探索日常課程實施監控,逐步改進薄弱環節,務實基礎性課程實施質量;以專題研究為抓手,借助反思性研究,進一步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提升集體活動師幼互動質量;推進教研特色項目研究,驗證與鞏固、優化與拓展研究經驗,完善可操作性項目實施文本。注重教研過程指導,進一步增強教研氛圍,提高教研優效性。4、保健工作調整、優化保健日常管理機制,加強過程監控,督促三大員有效落實規范操作要求。加強保教協同管理,加強幼兒一日生活習慣培養;加快新手培訓,進一步強化保教意識,提升三大員綜合素養;加強肥胖、超重兒童的科學管理,探索有效的日常管理模式。深化安全教育,提高家長、教工、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務實做好各項常規工作,控制傳染病發生率,降低鋸齒發生率,嚴格做好各類事故防控工作。四、主要任務與措施(一)園務管理1、編制新一輪發展規劃,達成全員共識。(1)組織規劃領導小組,結合質量驗收評價反饋,深入分析幼兒園已有發展經驗與存在的問題,立足園所當前實際,客觀定位園所發展目標,并邀請專家予以指導。(2)通過“學習討論、反思總結、分工落實,全園參與”有序開展幼兒園發展規劃編制工作。2、加強月計劃管理,提高過程管理效益。(1)進一步加強月計劃管理,抓好三環節工作交流,細化月工作的統籌安排,加強對月工作問題的分析與跟進,以及條線合作項目的過程協調溝通。(2)嘗試 “日常管理雜記”,加強深入一線,樹立重細節,以小見大的管理理念,進一步增強問題管理意識。3、開展“幸福附幼、情滿附幼”活動,提高附幼人的幸福感與團隊歸屬感。(1)依托工會組織制定活動方案,拓展活動項目、樣式,豐富附幼人業余生活,開展各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加強對新進人員的人文關懷,開展談話、隨訪活動,促其盡快融入團隊。(3)分解六個重點活動項目實施的載體,進一步形成特色文化活動或特色工作項目。(具體)4、有序開展家園社區特色聯動項目,加強安全主題宣教,完善0-3早教工作機制。(1)繼續做好家長督教團、快樂60分之輪滑俱樂部、蝸牛小分隊等家園、社區特色項目,利用網絡、電子屏等加強宣傳,提高參與度與影響力。(2)圍繞園本安全特色,拓展家長學校內容,將家長急診救助培訓納入到常規活動菜單。(3)制定0-3早教計劃、活動內容及日常工作管理機制,并將之納入績效專項予以保障。5、適度調整、細化資產及財務管理操作辦法,促進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與精細化。(1)結合本輪財務審計工作反饋意見,補充修訂財務管理相關操作細則。(2)結合設置調整等,修訂倉庫、器械室等管理操作細節要求,完善督查機制,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其他:(1)修訂非編人員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健全相應管理機制。(2)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園務公開、信息、財務等管理工作,為合格檔案室升級做好準備(二)隊伍建設1、開展“教師的幸福感”主題活動,保持健康、向上的團隊風貌。(1)通過專家講座、專題學習交流、說說身邊的師德小故事、生活哲理的小故事等引導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主動調節心態,增進對自我價值、職業價值的認同感。(2)注重人文關懷,建立新教師、新手保育員談心機制,及時幫助新手疏導入職壓力,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