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名稱:公雞與狐貍
設計思路: 孩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家長自然就成了孩子的保護神,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游戲中,總是以家長保護孩子的方式進行著的,設計這個游戲就是為了讓孩子也擔當一下保護家長的使命,讓平時弱小的自己與強大的家長互換角色以激發幼兒自信及關愛他人的品質。
適用年齡:小班
活動準備:公雞的頭飾(或胸飾)若干,狐貍頭飾(或胸飾)一個
活動過程: 選一人做狐貍躲在遠處作睡覺狀,家長蹲在場地四周,幼兒戴上公雞的頭飾,四散在場地上邊做模仿動作邊念兒歌:小小公雞喔喔啼,大紅冠子花外衣,每天清早喔喔叫,看見朋友握握手,看見小蟲吃個飽。念完兒歌,小公雞就找蟲吃,聽到“狐貍來啦!”的喊聲,趕快回家,躲到爸爸媽媽的身后,若被狐貍抓到,就送到狐貍家中,停止一次游戲,再次游戲時,幼兒與家長互換頭飾,交換角色,方法同上。
活動規則:1、沒有聽到“狐貍來啦”不能隨便跑回家。2、要在念完兒歌之后四散去吃蟲。3、可以隨便移動自己的位置,但不能跑到場地中央救被抓的小公雞。
活動反思:
在游戲中讓一直處于被動,受保護的自己也強大、勇敢起來,當“狐貍來啦”孩子們自然起到保護的重任,有的孩子主動把爸爸媽媽拉到自己的身后,有的則幾個幼兒聯合起來擋住狐貍……激發了幼兒的堅韌、勇敢與自信的品質,讓一直處于被動、受保護的幼兒做了一回小大人。通過游戲,幼兒學會了更體諒大人,關心大人,以更增進了母子之間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