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長會交流稿
@最擔心的事情:不學拼音、數學跟不上、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聽講等等?
你看一提幼小銜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就是拼音、算數、識字、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的問題,很多幼兒園現在老師已經直接將一年級要學習的內容作為學習目標把知識教給孩子們,孩子們在接受了這樣的培訓后,上小學一年級后可以說幾乎不用怎么努力也會考很高的分數,這讓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非常的滿意和輕松。但是這種教育,我們就暫且叫它“笨鳥先飛”的教育吧,孩子上小學之后領先了一步,用現在一句話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到,再教這些知識給孩子們的時候,急于讓孩子馬上掌握,而孩子們的發育還沒有達到一年級知識的能力,于是,只能靠記憶力來完成。孩子們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輕松領先于其他同學,但慢慢地到了三年級之后就會突然的出現學習上的困難,因為一二年級的內容是學過的,這會使他們以為上小學考高分很容易,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他們本來就是會的,就會養成不注意聽講的習慣。慢慢的就會出現厭學的現象。所以相對現在我們的孩子來說:習慣養成、身心的準備、能力的準備以及物質的準備,能夠給孩子的未來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幼小銜接”,現在我們大家一起結合ppt相互討論、了解在去小學化的基礎上我們是如何和孩子一起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小銜接的。
二:如何在一日環節中滲透幼小銜接。
(一)學習方面:
數學:(分加餐、喝水、建構區搭建、家長在家中可以做的)
1)、值日生分加餐:(首先數一下這一組一共有多少小朋友、發多少小餐盤、之后再發加餐------練習對數字的認識)
2)水杯架;喝水的水杯架,孩子能夠按照對應的排數、列拿自己的被子喝水。(如:第5列的小火車第6個車廂)這樣鍛煉孩子對空間、方位的認識。
3)值日生發餐具:每次值日生發餐具之前會先數一數每一組有多少小朋友,根據人數發毛巾、餐盤、勺子;鍛煉孩子對數字的認識。
識字:(自制圖書、一日活動識字、家長可以做的:接送寶貝)
@我們是怎樣和孩子識字活動的。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孩子上了大班,不知不覺對漢字開始感興趣,生活中或讀書時見到字會主動問,有些字沒教過不知什么時候認識的……這說明孩子已經到了識字的敏感期,孩子開始從直觀形象的圖畫的興趣到簡單的符號、漢字過渡。孩子還會對于認識字的小伙伴很羨慕,認為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而且自己也有想要認識字的欲望,有了識字的興趣和欲望,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力也在增長,即便還需一段時間,您還用愁孩子的識字嗎?只是要注意一點,孩子有著個體差異,切莫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作比較。
在識字的中我們并不會強逼著孩子去學習,而是引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和孩子認識。就如;
1、每周的繪本閱讀會從讀故事題目開始:每天利用過渡環節和孩子教故事;餐前活動(利用大電腦ppt和孩子一起閱讀,認識故事的名字)
2、學習古詩;每次學習古詩時都會利用動漫的方式和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認識、閱讀。
3、每星期的自制圖書、繪畫作品中會請家長用文字記錄,感受文字的用處。
4、家長經驗: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平日出去玩耍時,都會簡單的認識一下路邊的標志牌、或是提示牌。(每天認讀一遍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對見過的字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