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學會分享(精選3篇)
幼兒園教案:學會分享 篇1
目標:
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玩玩、嘗嘗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互相謙讓,共享物品的情感。
準備:
課件《大象和小櫻桃》
實物:
(每桌一份)蘋果、桔子、上好佳、旺旺糖、梨、香蕉
玩具:
皮球、小汽車、動物玩具
錄音機、音樂磁帶《大鹿之歌》、《土耳其進行曲》、《小白船》
過程:
一、進入“游戲城”,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前天,陶老師接到了一份邀請!皹窐酚螒虺恰苯ê昧,那里的叔叔阿姨讓我們中(一)班小朋友去參觀、游玩。老師決定今天就帶大家去。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吧!“(隨音樂進室)
二、參觀、游覽“電視廳”。觀看課件《大象和小櫻桃》,引出活動主題。
1.師:“游戲城里有許多好玩的地方。現在,我們來到了“電視廳”。這里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了一部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吧!
。úシ耪n件《大象和小櫻桃》。“餐桌上……想起了大象。)
2.通過提問,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表述個人見解。
提問:“這時候小動物們才想起大象沒有拿水果,它們會怎么做呢?”
3.播放課件后半部分“大象運完木頭……大家請大象挑!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說了很多辦法來分水果,那么,動物們到底怎么做了呢?大家繼續看動畫片!
4.讓幼兒小組討論:“這次動物們怎么做了呢?”
5.教育幼兒:無論什么事情不能只想著自己,應該你讓我,我讓你,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玩。
三、游玩“游樂廳”,讓幼兒參與實踐操作:玩皮球、玩具。(注意幼兒是否互相謙讓、共享物品)
1.師:“看完了電視,我們再去游樂廳看看、玩玩吧!”(聽音樂拍手走)
2.幼兒玩玩具。
3.師:“玩具們累了,要休息了。現在,我請小朋友說一說,剛才,你是怎樣和小朋友們玩的?為什么這樣做?”
四、參觀“餐廳”,幼兒實踐操作,吃食物。(觀察幼兒是否互相謙讓、共享物品)
1.師:“現在,我們去餐廳休息一下吧!”
。犚魳放氖肿撸
2.師:“餐廳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了什么呢?請小朋友打開手帕看看!
3.請一個幼兒說說:“你準備怎樣和小朋友吃呢?為什么這樣做?”
4.幼兒吃食物。
5.讓幼兒說說:“剛才,你是怎樣和小朋友吃的?為什么這么做?”
五、回家。
師:“今天,我真為小朋友高興。游戲城里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了這么多的禮物,我們大家真要謝謝他們。但是,游戲城里的'叔叔阿姨也對陶老師說了,以后,讓小朋友不要忘記,不管什么事請,不能只想著自己,應該要你讓我,我讓你,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好了,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聽音樂小跑步,出室)結束。
幼兒園教案:學會分享 篇2
活動目標:
1、 熟悉文字,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2、 引導幼兒觀察圖畫中呈現的細節 ,能根據圖畫中的線索合理推測故事發展。
活動準備 :
大書、故事光碟、書中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書中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他們的主要特征,并進行模仿表演。
師: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幾位動物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逐一出示書中動物圖片,觀察他們的主要特征,模仿每種動物的動作或者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大書畫面。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師:今天,這幾個動物朋友結伴到海南旅游,他們玩得很累了,想上床休息一下?,這就是動物睡得床。
。ǔ鍪镜谝豁,遮住小蛇和枕頭)
提問:這個床跟小朋友睡得床有什么不一樣呢?
總結:這個是用兩根繩子吊在樹上的床叫吊床。
出示枕頭部分。
提問:
(1)猜猜誰會第一個上床睡覺?
師:獅子也來睡覺了,它也要到床上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1)小朋友你們先想一想你們上床睡覺的時候是怎么找自己的位置的?
。2)你們覺得獅子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看到獅子上床睡覺表情是什么樣?我們一起學學。
3、出示第三頁(遮住斑馬)
提問(1)猜猜誰又會上床睡覺呢?
(2)你們覺得斑馬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和獅子看到斑馬上床來睡覺表情是什么樣?我們一起學學。
4、出示第四頁(遮住河馬)
提問(1)猜猜誰又來睡覺了?
(2)你們覺得河馬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獅子和斑馬看到河馬上來了表情是什么樣。
(4)河馬這么重,上床睡覺后吊床會有什么變化?
總結:動物越來越多,樹越來越彎,床也越來越重,被壓彎了)
5、出示第五頁(遮住大象)
提問(1)最后誰又上床來睡覺?(大象)大象長得怎么樣?
(2)你覺得動物們歡迎它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動物們的表情怎么樣?我們一起學一學。
。3)如果大象也睡在這張床上,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6、出示第六頁。
師 :我們一起看看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呢?砰,吊床。動物們都好害怕、好緊張,我們一起學一學動物們摔下來害怕的樣子。動物們摔下來會怎么樣呢?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們呢?
7、出示第七頁。
提問:動物們都怎么了?他們哪里受傷了?
猜測書名,師生共同閱讀大書文字。
播放光碟,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跟讀。。
小朋友,我們想個什么辦法能讓動物們睡覺不受傷呢?
結束: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小動物們說謝謝小朋友,動物們受傷需要休息,我們也該休息一下了,跟動物朋友們說再見。
活動反思:這節課是在本班進行,由于上次兩節課各位老師給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議,所以這節課上的還算順利,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在上次出現的的難點問題上,由于我讓孩子回憶以往自己找床的經驗,所以很快解決了這個難題,只是在語言的節奏、語速問題上富有變化一些,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學會分享 篇3
活動分析
分享行為是一種綜合性行為,也是社會性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必須利用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來幫助幼兒學會“與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識,養成良好的分享行為。這樣,對于形成幼兒的分享行為,全面提高幼兒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顒又型ㄟ^為幼兒創設自發的分享行為的情境,讓幼兒了解分享行為的具體做法,從分享物品到分享快樂,從具體到抽象,充分體驗給予和被給予帶來的快樂與滿足,以及感受同伴之間的溫暖和關愛,從而規范行為,愉悅情感。
活動目標
1、 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學習分享的經驗。
2、 運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是如何與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
2、感受與他人分享物品與快樂時的積極情緒體驗,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好朋友》;
2、幼兒從家來一件最喜歡的小物品,玩具、圖書、食品等;教師帶一張和朋友在一起玩得最開心的照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1)你的好朋友都是誰?
。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選擇幼兒最感興趣的話題直接切入主題,層層遞進,引向深入,大大調動了幼兒自由大膽表達與交流的愿望,為主題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
2、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好朋友》。
提問:故事中,這兩個好朋友是誰?
小兔子是怎樣招待她的好朋友的?
你的家里來了客人,你會怎樣招待呢?
。c評:生動形象的故事課件既能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又可以通過課件中小動物的具體行為幫助幼兒理解朋友之間要分享的道理。)
3、幼兒共同分享物品,體驗其中的愉悅。
(1)幼兒展示帶來的自己喜歡的物品,并向他人介紹自己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名稱、外形、玩法等。
(2)幼兒和好朋友一起玩自己帶來的玩具,朋友也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來,大家一起玩。
(3)告訴他們你有一個玩具,你就只能得到一份快樂,如果你和好朋友分享你的玩具,卻可以得到兩份或幾份快樂。
(4)讓幼兒講述與同伴共享玩具的方法,也要問他們玩別人的東西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注意事項
1、要防止孩子在分享玩具的同時,產生攀比的心理。
2、注意解決分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幼兒愛惜玩具的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