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悠悠青花扇》課后反思
在以“青花瓷”為主題的前提下,我執教了一節大班美術活動《悠悠青花扇》,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他們的有意注意已經得到進一步發展,能較集中地關注觀察對象,把握整體結構和把握某些細微的特點與變化。他們的思維也逐步具有條理性,喜歡關注事物之間的關系,能初步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思考操作步驟。所以,根據大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我將本堂課的重點放在提高幼兒的構圖能力上。這是大班幼兒第一次在不平整的扇面上作畫,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次嶄新的嘗試,對于我來說,第一次執教《青花扇》也是一種新的挑戰。下面我就來說說我這堂美術活動的預設目標和大致流程。
二、目標定位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與教材內容特點,我從欣賞和構圖兩大方面入手,將目標定為:
1.觀察了解青花圖案,嘗試設計青花圖案,感受青花帶來的美感。
2.用自己喜愛的青花圖案和構圖方式大膽裝飾折扇,體驗自我創作的樂趣。
五、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活動,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程序為:
欣賞青花瓷,發現青花瓷的特點——描繪青花,感受青花的美感——設計青花扇,體驗自我創作的樂趣。
活動第一環節:欣賞青花瓷,發現青花瓷的特點。
第一步:出示畫有青花圖案的青花瓷瓶,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青花瓷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一種是藍色。再引導幼兒發現瓷瓶上畫有許多藍色的青花。
第二步:引出青花以后,就告訴幼兒其實美麗的青花還可以畫在各種白色的物品上,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青花的喜愛。
第一個環節的預設,是想讓幼兒在正式進入活動重點之前對青花瓷有個初步認識,知道其只有兩種顏色,還有關鍵能發現瓷器上有美麗的青花圖案,激發幼兒對青花的喜愛。
活動第二個環節:描繪青花,感受青花帶來的美感。
第一步:出示教學ppt,將搜集的三張青花藝術品圖片呈現給幼兒。這三張青花藝術品分別是:青花電腦、青花鼠標、青花錢包。每樣物品上的青花花型和布局都有不一樣的特點:
① 青花電腦:四周留白,大小青花手拉手,躲在電腦一角中。
② 青花鼠標:上邊留白,三朵青花畫邊上,數量不多也美麗。
③ 青花錢包:中間留白,青花左邊多來右邊少。
通過讓幼兒觀察并交流每樣物品身上青花的布局,從而使幼兒形成初步的構圖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與孩子們的互動太少了,請孩子們說說青花在物品上的位置,我只請了一兩個孩子回答,而且對于每張圖片特色的總結也過于倉促,沒有很好的達到欣賞的效果。
第二步:請幼兒在白紙上描繪出自己喜愛的青花圖案。我給幼兒3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在白紙上作畫,重點引導幼兒畫出好看的花型,嘗試進行構圖。今天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幾個孩子沒有直接往上面畫花,而是在紙上把剛才欣賞的物品畫了下來,然后再在自己畫的物品里畫青花,當時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立刻提醒孩子,只要畫你喜歡的青花就行了,其他不用畫,然后讓孩子把紙翻到反面重新作畫。事后,我比較困惑,為什么有些孩子會誤以為老師是要他們把上面的物品也畫下來呢?我想,可能是我前面的引導還做得不夠好,我只關注到了構圖,而沒有和孩子分析物品上青花的花型。而且畫前,我也應該給孩子強調一下我們只畫自己喜歡的青花,一起來設計一張青花紙,這樣可能問題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