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盤》課后反思
5.教師出示自己繪制的與第一張第二張結構相似的青花瓷盤,通過實物觀察,使幼兒更加深刻的了解上兩張青花瓷盤的布局和花紋。
6.教師播放第三張青花瓷盤,引導幼兒觀察盤子中間畫了些什么圖案,盤子邊上畫了些什么花紋?這些花紋是怎么樣的?這個盤子跟前面看過的盤子有什么不同?(三層的,花紋更多)
7.教師小節:這個青花瓷盤一共有三層,它的中間畫了一對鴛鴦,兩邊被蓮花包圍著,也是蓮花紋,再外面那一圈被曲線式的像海浪一樣的花紋裝飾著,是曲線紋,播放這個青花瓷盤的簡易圖,重點在花紋。
8.出示第四張青花瓷盤,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盤子的中間畫了什么?邊上的花紋畫了什么?第二層上畫的花紋與第三張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一朵一朵分開的,花與花之間是用花枝連起來的)第三層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
9.教師小節:這個青花瓷盤上中間畫了一串葡萄,葡萄的外面一圈畫的是一個個有規律的牽;y,再外面畫的是細小連續的花枝纏繞的花紋。這個盤子也是三層,花紋更多了,畫面更加豐富了,更加好看了。播放簡易圖,重點觀察花紋。
10.教師出示自己繪制的與其相似的青花瓷盤,引導幼兒觀察。
11.教師共同出示四張青花瓷盤,有沒有發現這四張青花瓷盤出了顏色一樣外,還有什么是一樣的?教師總節:青花瓷盤都是由兩種顏色組成的,一種是白色,一種是青色(也就是藍色),每個青花瓷盤邊上的花紋都是有規律的一樣的。青花瓷盤基本都是中間畫一個大大的圖案,邊上畫的就是這些重復的,有規律的花紋。
反思:第二環節設計的過于復雜,一共讓幼兒欣賞四個盤子,每個盤子都選的太過復雜,由于缺乏經驗,第二環節的設計不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每個盤子上畫的花紋都畫的太復雜且畫的并不完全一致,導致無法讓幼兒發現花紋的重復性和規律性,整個過程都是教師在講,沒能讓幼兒參與進來,期間也沒有向幼兒示范花紋的畫法,只是將事先畫好的呈現出來,然后將花紋的特點翻來覆去地講給幼兒聽,且執教時間過長,導致部分幼兒失去耐心和興趣,影響操作的情緒。課后反思,這樣的方式傳授花紋的特點并不好,幼兒不但不能接受,還會失去耐心。并且,美術活動的重點應該放在幼兒發揮想象自己操作上,如果講解環節時間過于冗長,就是剝奪幼兒自主創造的時間,就達不到最終的目標。
三、大膽創新,嘗試設計青花瓷盤
1. 教師用藍色的記號筆現場示范畫出來,邊畫邊向幼兒講解。
2. 師:今天我們也來當一次青花瓷的設計師,設計一個好看的青花瓷盤。
3.人手一個白色紙盤,一支藍色記號筆,引導幼兒開始大膽創新,設計青花瓷盤(播放音樂)。教師個別指導。
4.教師將幼兒作品在展板上展示出來,供大家欣賞。
反思:由于前面講解時間過長,只留下一點點時間給幼兒操作,從幼兒作品上看,教師的引導還不夠,幼兒的想象得不到擴散,花紋設計過于單調。在最后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應該進行點評。
第二次教學活動——大班美術《青花瓷盤》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會畫各種花紋。物質準備:紙盤、藍色記號筆、教師范畫、教學ppt。
一、欣賞青花瓷盤,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點
1.教師將青花瓷盤全部出示,引導幼兒整體觀察盤子,盤子上都有哪些圖案,這些盤子的都是由什么顏色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