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一句"老師好"的內涵
幼兒教育隨筆:一句"老師好"的內涵
1、一句"老師好"的內涵
迎著栩栩如生的陽光,開始了一天新的工作。開窗、通風、燒水,接下來是晨間接待工作。就在我充滿熱情接待孩子們入園時,一位家長來了沖著我就說:“你看你們怎么教育的孩子,他只問你們“老師好”,你不在(倒水的時候),他進活動室也大聲的喊“老師好”,就是不問在門口值班的“老師好”,一點禮貌也沒有,你看坐車的孩子一下車就問“老師好”。”當時我一聽,那里不讓他問老師好,感覺很生氣。但是為了我們的工作,我還是笑臉回應的告訴他:“我們不是不讓他問別的老師好,我帶他們活動時出來進去,他們都有禮貌的問“老師好”。我園經常也來檢查的、參觀的,你說能不讓他向別的老師問好嗎?這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最起碼的道德意識,再就是誰不希望自己教育的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他懂禮貌了我們做老師的多光彩”。“也是,我怎么讓他問,他也不問,那你老師再提示一下孩子,他聽你們的。”“沒問題,我們可能做的也不夠好,謝謝你給我們提出良好建議。”
就在孩子們全入園后,我做了一個小小調查。卻是有幾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入園時不開口,多數能主動問老師好,也有極個別的每次有接送的家長的提示才開口。
通過家長的這一提議,不得不促使我反思。一句簡單的“老師好”會反映我們什么?他能折射出我們教師素質的所在。今后,在教育孩子時,尤其是日常行為這一教育,需要我們不時的提醒孩子去做,應該怎么做?怎樣做才會使家長、老師、同伴喜歡你?只有我們在不斷地反思中我們的工作才有進步,才能夠使家長更滿意,只有這樣我們才是一位家長信任的好老師!
2、用心愛每一個孩子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奮戰了7個年頭了,說來很怪,常聽朋友們說時間長了就會不喜歡孩子,每天上班8小時與孩子們待在一起,如果下班以后再提到孩子大多說幼兒教師一定會說“煩不煩”,而我不但不煩,在多次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或家長會時我都會發自肺腑的告訴家長,我和孩子是朋友,你們也要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朋友,不能總把自己擺在高高的位置上,想說孩子就說孩子,想給孩子臉色看就給孩子臉色看,孩子雖小,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自尊,他是一個急需保護的個體而不是可以呼來喝去的小玩偶,孩子是純情的,他們的心是水做的,你對她好它就會對你好。有一次,班中小朋友帶來了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當孩子用盡全力打開包裝時,可愛的小手第一次觸碰到食物時,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所喜歡的老師,我倍受感動!更受感動的是,倩倩通過好好表現才得來的好吃的,寶貝還沒舍得吃,用它小小的手,一直捏到離園時,寶貝輕輕拍拍我的手臂:“王老師!王老師!”我蹲下身子:“怎么了倩倩?”孩子將他所得的qq糖塞到了我的嘴里,那一刻我被感動了,那不是“糖”,那是“愛“孩子對我的愛,原來被感動的不只是我,還有來接倩倩的爺爺,后來這個事情倩倩爺爺將它寫在了致教師一封信中,家長也為此而感動!
當我遇到煩心事傷心難過的時候,孩子會爬在我身上問我:“老師!你怎么了?我喜歡你,你不要難過了,我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你!”好甜的話語,每當這時我的心都要碎了,孩子,我心愛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