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告別謊言邁向誠信
2、正面教育 幼兒年齡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教師在對孩子進行誠實教育時,要堅持正面教育,并結合故事耐心說理、循循善誘,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并改正錯誤。如案例五:經老師誘導,馮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因為知識經驗缺乏,好心反而做了錯事。本來自己看見小魚游了一天,想小魚一定累了,所以把小魚撈出來,想讓小魚好好休息,沒想到把小魚害死了。馮超表示以后遇見這種事,一定要先請教大人,不再魯莽行事了。可見,正面教育比懲罰批評要好上百倍。
3、以身作則 要培養誠實的孩子,教師首先要誠實。在孩子面前無意做錯了事,說錯了話,都應及時向孩子道謙、說明;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長此以往,孩子會在言傳身教、耳聞目染中習得好品質。如:一次,我答應孩子下午做泥工螃蟹,可下午有事忘了。第二天,我一進教室,就聽見幾個孩子在說:“老師騙人。”這使我突然想起了許諾孩子的事,趕緊對孩子說:“老師昨天下午有點事,把教你們做螃蟹的事忘了。對不起,孩子們,現在我們就來做螃蟹好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高興地歡跳起來,大聲喊:“耶!”
4、獎罰并行 對于孩子的說謊行為,處罰要合乎情理,要適度。如果是孩子的無意識說謊,且在教師的引導下,能主動承認錯誤,可免罰或適當獎勵;如果是孩子有意說謊,而又不愿承認,處罰可適當加重。
取得的效果: 經過一年的實踐,我園幼兒中說謊的現象已越來越少,“誠信意識”在我園每個幼兒大腦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現在我園幼兒普遍養成了“講真話、說實事”的優良誠信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