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及時給予表揚
賈利鴻是個比較活潑好動的男孩,但自信心比較強。平時對老師說的話不上心,比如老師讓準備什么材料,他都不和爸爸媽媽說。有的小朋友指出他的錯誤,他總是百般狡辯,不愿承認。一次我們上美術課,我讓姝涵發紙,我們都開始畫了一會兒,賈利鴻舉手說沒有他的紙,姝涵和旁面的小朋友都說給他紙了。我對利鴻說:“姝涵沒給你紙嗎?”利鴻還是強調沒給他紙。我對姝涵說:“那好吧,你再發給利鴻一張紙吧,也許是你忘了給他。”課后我把利鴻叫到身邊,輕輕地對他說:“老師最喜歡誠實的小朋友了,你可是個好孩子,好孩子也有做錯事的時候,不過撒謊是最不好的行為,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勇敢地承認錯誤的!”利鴻低著頭,依然不說什么。我想他也許是怕別的小朋友聽到,我就讓他小聲地在我耳邊說。他輕輕地在我耳邊說:“我不是有意的,我的紙不小心壞了,您能原諒我這一回嘛?”我馬上說:“老師沒有怪你,只要你知道錯了就好,以后再有這種事發生,你就直接向老師說,老師會給你的,以后別再撒謊了,老師還會喜歡你的,你還是老師心里的好孩子。”以后我經常請利鴻做事,只要他做好一件事,我馬上就表揚他。
反思:
利鴻之所以撒謊,是因為他想保護自己。“不愿承認錯誤”是幼兒的常見現象,幼兒害怕或是想逃避懲罰而為自己開脫,所以老師不能在別的小朋友面前批評他,一般要在私下里,多和幼兒溝通,多和父母溝通,多了解幼兒的情況。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多關心、多幫助、多理解、多尊重他,老師要和家長多聯系、多合作,充分利用家庭資源來進行教育,幫助幼兒認識自己。在遇到這種事時,不要馬上逼幼兒認錯,而是要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自己意識到撒謊的錯誤行為。在今后的日子里,看到他表現好一點,就要及時表揚他,并讓他多幫老師做一些事情。我想:只有當幼兒覺得和你是平等的時候,老師的教育才會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