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放風箏帶來的樂趣
午飯后,幾個孩子圍在我身邊說:“老師,咱們出去玩會兒吧!”我問:“玩什么呢?”有的說拍皮球,有的說跳繩。突然,心怡指著窗外被風吹起的塑料袋和碎紙片說:“老師,外面刮大風啦,咱們去放風箏吧,我在家跟舅舅放風箏可好玩啦。”聽她這么一說,活動室里馬上熱鬧起來,孩子們都嚷著要去放風箏。我裝出為難的樣子問小朋友:“用什么做風箏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用布做得好,有的說用紗巾做得能飛得高。王旭說:“我爸爸開車時有一個塑料袋飛到了汽車玻璃上、”他的話音還沒落,心怡說:“我們可以用塑料袋做風箏呀!”我笑著對孩子們說:“那我們就自己動手,用塑料袋和毛線做簡易的風箏吧。”
我和孩子們一起用塑料袋、毛線很快做好了風箏。來到了戶外,孩子們拿著自制的風箏,在戶外跑呀,笑呀,別提有多高興了。梁雪拽著風箏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的風箏飛起來了!”我看見她的小手緊緊地抓住毛線的一頭,另一頭系住的塑料袋里面充滿了空氣,很像一個大氣球在空中著。
旁邊芳芳的風箏卻因為塑料袋較厚,半天飛不起來。她跑到我身邊,指著自己的風箏著急地說:“它老不飛。”我把幼兒都召集過來,幫助芳芳找原因。婷婷說:“我知道,她的塑料袋和我們的不一樣。”我說:“她的袋子和你們的怎么不一樣呀?”家悅搶著說:“她的袋子是藍色的。”李航慢條斯理地說:“她的風箏飛不了那么高、”為什么飛不高?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回答不出來。我啟發孩子們用手摸一摸芳芳的塑料袋,再摸一摸自己的塑料袋。幾個孩子圍上來,你摸一下,我摸一下,有的說我的塑料袋特別軟,芳芳的袋硬。洋洋說:“芳芳的袋比我的厚。”洋洋這么一說,其他孩子也都發現了芳芳的袋厚。我鼓勵孩子們說:“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再想想,用手掂一掂看厚袋和薄袋還有什么不同。“孩子們一時想不出答案,有點失去信心。”我隨手拿起兩件孩子們剛脫下的衣服,讓孩子們掂一掂,看有什么不一樣。王新說:“我惦著厚衣服有點沉。”我馬上說:“是嗎?那你再掂一掂芳芳的風箏和你的風箏。”這次王新大膽地說:“我覺得芳芳的風箏比我的風箏沉。”孩子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我順勢把話題一轉,告訴孩子,那些又輕又軟的塑料袋很容易被刮到空中,大風過后,樹上常常掛滿了白色垃圾,為了保護環境,已禁止使用那些又軟又薄的不合格塑料袋,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呢?孩子們搶著說:“不用不合格的塑料袋,用完的塑料袋也不能隨便亂扔。”最后,我對孩子們說:“從現在起,小朋友要努力,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好不好?”孩子們齊聲說:“好!”聲音特別洪亮。
就這樣,一次放風箏的戶外游戲,融入了科學與環保內容,孩子們的收獲真不小。